公司借員工名義搞“養殖貸”?正邦科技回應:網傳內容與事實不符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1-19
1月18日晚間,身處“借員工名義辦理養殖貸”傳聞中的正邦科技做出了回應。
當晚說明公告顯示,正邦科技近日關注到有部分媒體關于《網傳正邦科技借員工名義辦理養殖貸》等相關報道,主要內容為網上流出一組圖片,稱公司借助員工名義辦理養殖貸,可以快速獲取現金。
“經核實,網傳內容與事實不符。”公司表示。
同時,正邦科技就“公司+養殖場+結算’業務模式進行了說明:我國商品豬市場的競爭格局表現為規模化企業集中度的不斷提升而優質農戶的數量在行業中較為有限,行業競爭逐步加劇。在此背景下,為充分調動農場主積極性和責任心,更好地利用公司優質產能,發揮公司規模化、系統化優勢和良種優勢,公司將生豬養殖模式升級迭代為“公司+養殖場+結算”模式,即公司將自建養殖場提供給農場主使用,公司收取相關費用,并提供豬苗、飼料、獸藥等。在農場主使用公司養殖場時,為保障公司資產,公司按照欄舍規模向其收取部分資金。農場主整體運營資金主要來源于其與金融機構申請的貸款。相比于“公司+農戶”傳統模式,“公司+養殖場+結算”模式能夠更有利于公司進行資源調配把控、集中化管理,也有利于公司生產運營管理、成本改善、養殖效率提升。
公司認為,公司養殖業務板塊采取現銷方式,生豬銷售回款迅速,且生物資產變現能力強,飼料業務板塊外銷量穩定,可提供持續的現金流入。公司整體現金流量穩健,不存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公司會在保證自身現金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經營計劃及發展節奏。
“對于網絡上出現的關于公司失實信息,公司將保留對編造者和傳播者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正邦科技稱。
事實上,近段時間,對于公司資金情況,投資者頗為關注。在互動易上,1月15日,有投資者提問:豬價一直起不來,貴公司現金流如何保障?正邦科技對此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公司一方面通過股債結合的方式進行融資,另一方面調整發展節奏,及時處置閑置產能,保障公司生產經營高效有序進行。
在去年11月的一場機構調研會上,對于公司目前的資金情況如何,如何能在周期底部確保自身的資金安全等問題,也被投資者問及。彼時公司介紹,首先,上市公司層面有較為充足的現金保障,三季度末,在前三度季度實施分紅資金22億元、回購資金5億元后,公司貨幣資金存量仍有60.70億元;截止到9月底公司銀行授信額度260億元,未使用額度80億元;其次,公司把開源節流作為穩發展的重點,確保擁有足夠的運營資金 從公司目前發展階段及生產運營所需現金流的匹配度上來看都是比較健康的,整體經營資金風險小。
● 據披露,正邦科技主要從事飼料生產與銷售、生豬養殖與銷售及獸藥的生產與銷售。從去年前三季度業績情況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9.71億元,同比增長22.59%。其中:飼料銷售收入為 125.58億元,同比增長31.81%;生豬銷售收入為256.4億元,同比增長12.91%;其他還有食品、獸藥,占營業收入比重較小;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76.27億,同比下滑240.39%,從凈利潤方面看,飼料實現盈利0.86億,生豬養殖板塊虧損79.3億。此外,出于謹慎性原則,會計計提資產減值共計13億元。
從最新披露的生豬銷售情況來看,公司2021年12月銷售生豬80.52萬頭,環比下降19.79%,同比下降40.00%; 銷售收入12.91億元,環比下降4.23%,同比下降66.75%。 2021年1-12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1492.67萬頭,同比增長56.14%; 累計銷售收入297.13億元,同比下降14.70%。
對此,正邦科技闡述,12月,公司生豬銷售收入同比降幅較大主要是由于國內市場生豬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所致。生豬銷售數量同比降幅較大主要系生產經營調整所致;而2021年1-12月,公司生豬累計銷售數量同比增長較大主要是由于生豬產能釋放所致。
下一篇 | 連降9周!蛋價回升待何時?
一周熱點
- 2022-02-07全球多地爆發非瘟疫情!泰國母豬損失60%
- 2022-01-24美國大豆出口上周對中國裝運125萬噸大豆
- 2022-01-24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巴西港口大豆價格四周來第三次上漲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美國私人出口商報告對未知目的地銷售247,800噸玉米
- 2022-01-24全球飼糧市場一周要聞:傳言中國采購,地緣政治緊張,飼糧價格走高
- 2022-01-24中國買家再次出手 芝加哥大豆和玉米應聲走高
- 2022-01-24好消息不斷,玉米大跌的幾率越來越小了,為啥?
- 2022-01-24節前玉米大局已定 節后供需雙增
- 2022-01-24玉米期價下行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