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豬價猶如“過山車”,養豬玩的就是心跳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2-07

 價高傷民,價賤傷農。豬周期以周期性豬肉價格變化怪圈,讓生豬養殖公司玩起了心跳的游戲。2020年-2021年,生豬市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過山車”。生豬行情看好,碧桂園、萬科等地產大佬,以及互聯網圈的網易、阿里、京東看到了養豬的“高光面”,紛紛表示要跨界養豬,甚至連投行圈的高盛也盯著這鍋“油水”,成了“豬隊友”。2021年遭遇豬周期低迷期,別說這些“豬隊友”沒有了聲音,傳統養豬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出現了一邊倒的行業性虧損。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整個行業深陷“寒冬”?2022年,生豬養殖業能否迎來“暖春”?

不利行情疊加飼料漲價,生豬養殖全行業虧損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牧原、正邦、溫氏、新希望、大北農等生豬養殖頭部企業均實現了盈利;二季度,大部分上市豬企開始虧損,即便是當季盈利的牧原,6月份也出現了單月虧損;三四季度則全行業虧損,無一幸免。

分析各大上市養殖企業的虧損原因,生豬價格斷崖式下跌是主要原因,豬周期下行壓力著實讓養豬人心跳加速。截至2021年12月29日,全國生豬外三元生豬均價為16.32元/公斤,和當年年初相比,豬價下滑20.74元/公斤,降幅達到了55%。年內最高點為1月4日的37.12元/公斤,最低點為10月8日的10.54元/公斤。而縱觀整個2021年,生豬價格整體處于下跌通道,期間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出現過一次短暫的反彈行情,但跌速和跌幅都超出了行業預期,反彈的“小浪花”完全被跌價“大風暴”吞沒。

溫氏發布的2021年業績預告表示,大幅預虧的原因還有持續推進種豬優化、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等。不過,溫氏沒有公布淘汰低效母豬的數量,而正邦科技則表示,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公司淘汰了85萬低效母豬,大大提高了種豬群質量,提高了繁殖性能,降低仔豬成本,“隨著2020年大量引進國外進口優質種豬和優勢基因,正邦科技投入了大量的科技力量,積極開展分子育種、基因育種,種群效能已經逐漸顯現,核心育種場高效種豬單胎總產仔31頭高產,產仔率、健仔率大幅上升,不需要外購豬苗育肥”。

另外,說說飼料。2021年國內玉米價格一直處于高位,今年1-2月漲到近3000元/噸,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豆粕漲破4000元/噸,部分地區報價高達4670元/噸。原料的不斷攀升,飼料價格也水漲船高,同比上漲了1000元/噸。不斷上調的飼料價格也增加了養殖戶養豬成本壓力,尤其是在豬價下行期,加劇了養殖戶的虧損程度。不過,養殖頭部企業都有自己的飼料廠,也就是說“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以正邦科技為例,在第四屆進博會上,正邦與美國ADM公司簽訂了飼料原料國際采購合同,大大降低了飼料成本,同時正邦科技的飼料廠幾乎都建在養殖場周邊,運輸成本得以下降。

利好消息接踵而至,5月份或迎“豬周期”拐點

2022年,“豬周期”拐點能否到來?什么時候到來?業界研究生豬價格,主要參考兩個重要指標: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據農業農村部介紹,截至2021年底,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29萬頭,產能回到合理水平。根據生豬生長周期,對應的生豬出欄高峰為2022年的三四月份,因此業界普遍看空這一階段的行情,這也符合豬周期“行業虧損15個月,盈利31個月”的特點。

于是同時,各大養殖頭部企業2021年紛紛加快了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的步伐,降本增效有望進一步凸顯。“養豬一哥”牧原股份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通過豬舍硬件設施改造、智能裝備研發使用來提升豬舍環境質量,以降低成本。正邦科技表示進一步降低飼養成本,如用小麥替代部分玉米;二是加強養殖管理,開發App,投入智能化設備,提高生產效率。

還有一個利好消息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于2022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稱,2022年1月1日起,根據國內產業發展和供需情況變化,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范圍內,提高部分商品進出口關稅。其中,對豬肉等取消進口暫定稅率從8%提升到12%。及時調整稅率有利于合理利用國際市場保障國內豬肉供應、穩定豬價。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進口豬肉數量達439萬噸,2021年隨著國內生豬供應的增加,進口豬肉需求量逐步減少,九十月份月進口量僅20萬噸左右。預計2022年進口量將繼續減少。

綜合以上利好消息來看,2022年勢必迎來新一波的上漲行情,“豬周期”拐點可能就在五月份。需要警惕的是,疫情防控依然是影響生豬價格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