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行業一季度在困境中掙扎 之前預測的豬周期“拐點”還準嗎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4-07
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豬肉價格已經跌去了近三分之二。肉貴傷民,豬賤傷農。由于豬價過度下跌,目前生豬養殖正在經歷全行業嚴重虧損。按照每公斤18元的豬肉批發價格往上游推,養殖戶出場肥豬的價格約每公斤13元多,而由于飼料漲價、防疫成本增加等因素,現在每公斤的養豬成本普遍在17元以上。算下來,養殖戶每出欄一頭100多公斤的肥豬,少則虧損二三百元,多則虧損四五百元。按照當前市場行情,基本上是出一頭虧一頭。對中小養殖戶來說,假設一個月出欄100頭生豬,那就是好幾萬元的虧損。而大型龍頭養殖企業也無法獨善其身,新希望、正邦、溫氏等上市公司都預告去年生豬養殖嚴重虧損,少則幾十億元,多則上百億元。
生豬養殖面臨挑戰
玉米作為豬飼料中的重要原料,當前價格以繼續緩慢上漲走勢為主,其原因還是由于生豬存欄量增多導致。而豆粕作為豬飼料中非常重要的蛋白來源,它是由大豆榨油后賣給飼料加工企業和養殖企業,2021年國內大豆產量為1640萬噸,大豆進口9651.8萬噸,占我國糧食進口總量58.6%。每年我國使用的大豆一半以上要從美國、巴西進口。
截至2022年3月中旬,玉米價格為每噸2796.26元,豆粕價格為每噸4900-5050元。其中,豆粕在一天內的漲幅為每噸50-100元,總體漲幅由去年同期的每噸3700元左右,漲到了目前的每噸5100元左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生豬出欄量6.71億頭,較上年增長27.4%;2022年生豬出欄量預計達到7.05億頭,較上年預計增長4.9%。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鐘鈺表示,去年,主要進口對象南美那邊因為旱災、氣候原因的影響,導致一定程度的大豆減產,這樣推高了豆粕的價格。
玉米和豆粕價格的上漲,給飼料加工廠也帶來了最直接的影響。
2022年以來,市場上生豬供應持續增加,消費端沒有明顯增長,處于階段性供應過剩局面。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2年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23.6%,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8.2%。
而豬價始終由供需關系決定,在出欄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即使行業宏觀調控政策頻出也未能抵擋豬價下行。截至3月中旬,生豬均價11.99元/公斤,周環比下跌1.40%;生豬期貨均價12711.00元/噸,周環比下跌4.49%。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75%,飼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養殖成本進一步增加,生豬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陷入雙面擠壓的情況。
豬周期“拐點”何時來臨
生豬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是整個生豬生產行業的系統風險,對任何一家生豬生產者來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外部風險。因此,行業的“拐點”何時來臨,企業能否熬過當前的“至暗時刻”成了投資者和行業最為關心的事項。
此前,多位分析師曾判斷,在今年二季度,生豬養殖行業或將迎來此輪豬周期的“拐點”。
對此,朱澤坤介紹,行業前期預測周期拐點的主要依據是,2021年6月份至7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最高點,根據能繁母豬懷孕4個月分娩、育肥6個月出欄的時間表推算,“理論上來說能繁母豬存欄最高點往后推10個月即是生豬出欄最高點。今年1、2月能繁母豬存欄雖較高,但仍不及2021年6月份至7月份的高點,同時3月份養殖端淘汰母豬的積極性較高,供應上的拐點不會改變。”
即使行業“拐點”來臨,但從全年的狀態來看,生豬養殖行業仍然處在困境中。有券商研報認為,從2021年1月到現在,生豬價格持續下跌時間超過13個月,生豬養殖戶進入大面積虧損。從能繁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量來看,產能淘汰或還需持續一段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豬價格持續下挫的過程中,龍頭養殖企業對市場格局的影響十分清晰,行業生產集中度提升明顯。而疊加養殖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中小養殖企業的經營風險也隨之攀升。
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介紹,在生豬養殖企業集約化、規模化的背景下,中小養殖戶的發展空間會被縮減,而隨著飼料價格的不斷攀升和生豬價格的不斷下探,生豬養殖行業呈現的利潤剪刀差越來越明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這種經營風險是無法抵御的。
而據卓創資訊了解,2021年全國生豬養殖TOP10企業生豬出欄量17.31%,同比上漲5.05個百分點。“大企業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大企業資金優勢高,抵抗風險能力較強,有相對穩定的養殖和擴增計劃。中小養殖戶抵抗風險能力差,目前仍處于逐漸縮減的階段。”朱澤坤說。
來源:證券日報、農視網、中國畜牧業
生豬養殖面臨挑戰
玉米作為豬飼料中的重要原料,當前價格以繼續緩慢上漲走勢為主,其原因還是由于生豬存欄量增多導致。而豆粕作為豬飼料中非常重要的蛋白來源,它是由大豆榨油后賣給飼料加工企業和養殖企業,2021年國內大豆產量為1640萬噸,大豆進口9651.8萬噸,占我國糧食進口總量58.6%。每年我國使用的大豆一半以上要從美國、巴西進口。
截至2022年3月中旬,玉米價格為每噸2796.26元,豆粕價格為每噸4900-5050元。其中,豆粕在一天內的漲幅為每噸50-100元,總體漲幅由去年同期的每噸3700元左右,漲到了目前的每噸5100元左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生豬出欄量6.71億頭,較上年增長27.4%;2022年生豬出欄量預計達到7.05億頭,較上年預計增長4.9%。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鐘鈺表示,去年,主要進口對象南美那邊因為旱災、氣候原因的影響,導致一定程度的大豆減產,這樣推高了豆粕的價格。
玉米和豆粕價格的上漲,給飼料加工廠也帶來了最直接的影響。
2022年以來,市場上生豬供應持續增加,消費端沒有明顯增長,處于階段性供應過剩局面。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22年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23.6%,2月份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8.2%。
而豬價始終由供需關系決定,在出欄量大幅增長的背景下,即使行業宏觀調控政策頻出也未能抵擋豬價下行。截至3月中旬,生豬均價11.99元/公斤,周環比下跌1.40%;生豬期貨均價12711.00元/噸,周環比下跌4.49%。飼料成本占養殖成本的75%,飼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養殖成本進一步增加,生豬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陷入雙面擠壓的情況。
生豬市場價格變動的風險是整個生豬生產行業的系統風險,對任何一家生豬生產者來講都是客觀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外部風險。因此,行業的“拐點”何時來臨,企業能否熬過當前的“至暗時刻”成了投資者和行業最為關心的事項。
此前,多位分析師曾判斷,在今年二季度,生豬養殖行業或將迎來此輪豬周期的“拐點”。
對此,朱澤坤介紹,行業前期預測周期拐點的主要依據是,2021年6月份至7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達到最高點,根據能繁母豬懷孕4個月分娩、育肥6個月出欄的時間表推算,“理論上來說能繁母豬存欄最高點往后推10個月即是生豬出欄最高點。今年1、2月能繁母豬存欄雖較高,但仍不及2021年6月份至7月份的高點,同時3月份養殖端淘汰母豬的積極性較高,供應上的拐點不會改變。”
即使行業“拐點”來臨,但從全年的狀態來看,生豬養殖行業仍然處在困境中。有券商研報認為,從2021年1月到現在,生豬價格持續下跌時間超過13個月,生豬養殖戶進入大面積虧損。從能繁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量來看,產能淘汰或還需持續一段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豬價格持續下挫的過程中,龍頭養殖企業對市場格局的影響十分清晰,行業生產集中度提升明顯。而疊加養殖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中小養殖企業的經營風險也隨之攀升。
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介紹,在生豬養殖企業集約化、規模化的背景下,中小養殖戶的發展空間會被縮減,而隨著飼料價格的不斷攀升和生豬價格的不斷下探,生豬養殖行業呈現的利潤剪刀差越來越明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這種經營風險是無法抵御的。
而據卓創資訊了解,2021年全國生豬養殖TOP10企業生豬出欄量17.31%,同比上漲5.05個百分點。“大企業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大企業資金優勢高,抵抗風險能力較強,有相對穩定的養殖和擴增計劃。中小養殖戶抵抗風險能力差,目前仍處于逐漸縮減的階段。”朱澤坤說。
來源:證券日報、農視網、中國畜牧業
上一篇 | 2022年,寧鄉將出欄生豬134萬頭!
下一篇 | 生豬產業研究分析
一周熱點
- 2022-08-05深化全產業鏈布局,打造國鰻品牌——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8-05政策“加碼”,生豬三季度有望止跌回升
- 2022-08-04我國或將為巴西豆粕進口亮起“綠燈”
- 2022-08-048月5日油脂公司大豆競價銷售專場的公告
- 2022-08-04國產大豆定價權,誰說了算?
- 2022-08-03新希望再次入榜世界500強 位列356名
- 2022-08-022022年7月份第4周畜產品和飼料集貿市場價格情況
- 2022-08-02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馬瑩所長一行蒞臨大北農集團座談交流
- 2022-08-02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關于《植物提取物飼料添加劑申報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 2022-08-01生豬/禽類市場 周度行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