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未來10年 規模豬場會持續擠壓散戶?
今年,對于養豬業來說絕對是難熬的一年!
一季度由于生豬價格的大幅下跌,整個養豬業都深陷虧損囹圄,近期出爐的一季報也顯示,在所有的上市豬企中,幾乎是清一色的虧損。其中牧原一季度虧損了51.8億,要知道其2021年全年的盈利也才不過69億。其他幾大巨頭中,溫氏股份一季度虧了35.98億、新希望虧了26.22億、正邦科技虧了23.14億、天邦股份虧6.65億……
在低迷的行情壓力下,無論是規模豬場還是小散養殖戶都“舉債經營”。但是市場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同樣是虧損,小散養豬戶多數被迫清退產能,退出養豬市場,而大型規模豬企不但沒有清退產能,反而在不斷的逆勢擴張!
看到這里,很多小散養殖戶又要開始炮轟豬企了:小養殖戶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都是被規模豬場逼的;是規模豬企搶占了小散戶的市場……
那么未來10年,規模豬場和小散養殖戶到底誰更有生命力?誰可以活得更滋潤?小散戶真的會消失嗎?我們抽絲剝繭地來看下!(注意:這里說的小戶是不包括家庭農場的,家庭農場的養殖規模一般在60-80頭母豬,年出欄肥豬1000-2000頭之間)。
在深入分析這一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未來養豬將進入一個微利時代!為什么這么說,有兩組數據支撐這個觀點!
規模場地空欄率達歷史新高 養豬將進入微利時代
我們知道,由于前兩年市場高價的原因,很多規模豬場在2020年和2021年的時候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建場和擴張,本來想著今年投產,但是等到今年準備進豬和投產的時候,豬價處于低谷了,所以規模豬場建好的豬場只能空著,其空欄率也達到了歷史最高。
關于這一點,豬好多網也做過相關數據的統計:
1、牧原已建成生豬養殖產能超7000萬頭,而2022年其出欄目標為5000萬頭,空欄率約為28%
2、新希望已建成的母豬產能有166萬頭,但是其2021年底存欄的能繁母豬只有100萬頭,母豬空欄率30%。
3、金新農建成生豬產能約250萬頭,2021年出欄106.89萬頭,肥豬空欄率超50%。
4、溫氏股份竣工產能4600萬頭,2022年目標出欄1800-2000萬頭。真實產能只有計劃產能的40%左右……
養豬人都知道,空欄是對資源的最大浪費,也是拉高平均養殖成本的重要原因。所以規模豬場不會任由其已建好的豬場就這么一直空著,只是在觀望,等一個更好的機會!
而據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3月份牧原的能繁母豬存欄為283萬頭,后備母豬100萬頭。溫氏股份的能繁母豬母豬存欄100-110萬頭,新希望、天邦股份的能繁母豬存欄各100萬頭……各大豬企的產能儲備相當充足!
此外,且根據官方最新的數據顯示,當下我國養豬業的規模化程度已經達到了60%,即全國60%的生豬出欄量是掌握在規模豬場手里的。也就是說當下規模豬場手里不但有母豬、還有隨時可以投產的空余場地,具備了這兩個條件,只要生豬價格反彈至一定盈利水平,大量的規模豬場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擴產上量,這樣一來,生豬供應就不會再次出現“供不應求”的時候,那么,豬價自然就不具備大漲的基礎,養豬也不會再出現之前的“高利”狀態,也就說養豬業即將迎來微利時代!
為什么養豬進入微利時代,小戶的生存就會更小?
所謂的微利時代,差不多一頭豬可以賺100-200元。在這種情況下,年出欄300頭肥豬的小型養殖戶年利潤大概在3-5萬左右,不得不說這個利潤不如打工掙得多。所以在“微利”背景下,養豬要想賺錢,就得靠規模!
要想靠養豬生活就要朝著家庭農場的規模發展,而家庭農場的養殖規模一般在60-80頭母豬,年出欄肥豬1000-2000頭之間。我們按照一個家庭農場1500頭的年出欄量和150元的利潤來算,一年可以實現盈利22.5萬,這個收入水平差不多比一對夫妻外出打工要好些,可以保證一個家庭的開支!
所以說在微利時代的背景下,小散養殖戶的空間越來越小,現在的小戶也只有兩個出路:1、退出。2、擴大規模(把養豬當副業,補充家庭收入的不在這個討論范圍內)。
除了規模上的劣勢越來越明顯,還有一點,規模豬企也正在碾壓小散養殖戶!
近幾年來,大多數規模豬場都在布局全產業鏈發展,牧原是產業鏈做得最長的豬企,其他豬企也幾乎全部布局了屠宰賽道,屠宰再往下延伸就是食品。
而布局了屠宰和食品領域的豬企,就相當于有了倉儲能力。當豬價低迷的時候豬企可以把自家的豬自己屠宰加工成食品,食品的保質期更長、利潤更高,這樣一來豬企就可以減少生豬養殖帶來的虧損!
說得再直白一些,有了屠宰和食品加工能力的豬企就相當于有了“淡儲旺銷”的逆周期調節能力,豬價低谷不低谷,對于豬企的影響會變得越來越小。對于他們來說,“豬周期”在未來的打法,會是期貨、現貨、凍品、鮮品、食品相疊加的打法,而經過全產業鏈布局的豬企不再只關注養殖環節的利潤,而更在乎全產業鏈的盈利情況。
這一點絕對是小散養殖戶可望不可即的。
所以綜合來說,未來微利時代養豬,小散戶的生存空間將會更狹窄,其能抓得住的就是“控制成本”!與其說是規模豬場逼退了小散養殖戶,不如說是每一個產業向規模化發展的自然規律!
一周熱點
- 2022-09-22湖南省飼料生產情況(2022年8月同比及環比數據)
- 2022-09-22中國大舉采購低價阿根廷大豆 巴西進口大豆劇減
- 2022-09-212022年7月份日本玉米在動物飼料生產中的比例環比降低
- 2022-09-21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飼料中豆粕減量替代典型案例的通知
- 2022-09-21儲備豬肉投放效果已現 肉價四季度漲幅有限
- 2022-09-20陜西省上半年飼料生產形勢分析報告
- 2022-09-20農業農村部部署全面推進豆粕減量替代行動
- 2022-09-19飼料廠深加工提價 搶糧姿態已經做足
- 2022-09-16第六屆中國—東盟農業合作論壇召開
- 2022-09-162022年9月美國農業部飼糧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