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協議簽署、敖德薩港又遭突襲,烏被困的2000萬噸糧食能否順利出口?糧價會降嗎?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7-26

編者的話:就在俄烏兩國簽署恢復黑海港口糧食運輸協議不到24小時,作為烏克蘭糧食主要出口門戶的敖德薩港據稱突然遭到襲擊。

按俄烏22日當天簽署的協議,船只可從包括敖德薩在內的3個黑海港口恢復運送谷糧出口,市場歡呼“烏克蘭被困的約2000萬噸糧食將能夠出口”,但“敖德薩港口遇襲”使協議徒增變量。

在此背景下,烏克蘭是否能順利出口糧食?2000萬噸糧食流入市場,是否有助于緩解全球食品價格高漲危機?

中國也是烏克蘭糧食的出口國之一,中國的糧價會受影響嗎?

《環球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多方調查采訪。

01解烏克蘭燃眉之急

彭博社24日報道稱,烏克蘭軍方表示,在雙方就重啟糧食出口達成協議的第二天,俄羅斯導彈就襲擊了敖德薩港。

俄羅斯隨后表示,這次襲擊的目標是“軍事基礎設施”。而烏克蘭公共廣播公司報道說,俄導彈沒有造成重大損失,敖德薩港的碼頭裝卸能力沒有受到影響,糧食出口可以繼續。

22日,俄烏在伊斯坦布爾分別與土耳其和聯合國簽署旨在解決國際市場糧食與化肥供應問題的協議,兩國已同意重新開放烏克蘭黑海港口以進行糧食出口。

該協議簽署后,國際小麥價格立即暴跌,回落至俄烏沖突之前的水平。歐盟官網的聲明稱,在正常情況下,烏克蘭75%的糧食產量用于出口,每年創造約20%的國家出口收入。

烏方糧食出口對海運的依賴性極高,沖突前從烏克蘭黑海港口出口的糧食和油籽占總出口量的90%。大約1/3的出口分別運往歐洲、中國和非洲。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地時間22日表示,協議簽署后,烏克蘭將能夠出口約2000萬噸去年收獲的谷物。

烏現在有價值大約100億美元糧食庫存。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協議能解烏克蘭經濟上的燃眉之急,2000萬噸糧食出口,將給烏克蘭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而對于西亞、北非等國來說,烏即將出口的物美價廉的烏克蘭“軟小麥“(淀粉多、蛋白量較低的小麥),是他們目前急需的,能緩解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糧食危機。

糧食運輸協議,也為停滯已久的俄烏談判帶來轉機。俄塔斯社24日稱,,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當天表示,俄羅斯不反對與基輔就糧食以外問題重啟談判。

02敖德薩商人:我們一直在準備

烏克蘭民間對于俄烏雙方簽訂的協議表示歡迎。在敖德薩當地從事農產品出口的商人安德烈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其實和業界同行早已聽說簽署這一協議的市場傳言,一直在悄悄準備。安德烈告訴記者,希望這份協議能夠盡快將倉庫里的糧食庫存運出因為夏收之后的新糧食已經存在無處安置的問題。統計顯示,2020至2021農業年,烏克蘭的糧食出口量超過4400萬噸。因此安德烈和多數當地糧食出口商估算,如果烏克蘭能庫存的2000萬噸糧食順利出口,將獲利約20億美元。但安德烈也和其他人一樣,擔心烏克蘭庫存的糧食能否順利出口。據悉,這次在伊斯坦布爾簽署的協議很大程度上是要各方確保烏克蘭糧食出口的安全性。烏克蘭農業部副部長維索茨基6月份對德新社稱,如果俄羅斯對黑海海岸線的封鎖不能完全解除,烏克蘭每月最多只能出口200萬噸農產品。另一個問題是,烏克蘭農民是否在今年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不完全依賴谷物產品的出口。烏克蘭每年出口近45萬噸肉類,其中,沙特阿拉伯在進口烏克蘭禽肉方面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荷蘭、阿聯酋、白俄羅斯等。但烏克蘭在動物飼料和化肥上的需求缺口,至今仍然在擴大而不是縮小。在烏克蘭北部城市切爾尼戈夫,當地家禽養殖戶卡文通過視頻對《環球時報》記者展示了自己的養殖場,原本能容納5000只肉雞的養殖場內,現在出現大量空欄??ㄎ母嬖V記者,自己承包的養殖場在過去一年內,規模已縮水過半,主要原因就是谷物無法交易,缺少現金購買動物飼料。如果俄烏沖突無法在半年內結束,他悲觀預計整個養殖場都要關閉。

03到底誰推高了糧價

針對烏克蘭糧食出口,西方借機又扯上中國?!堵摵显鐖蟆?span>24日稱,美國國務院制裁協調辦公室主任奧布萊恩22日指責中國不斷囤積糧食,希望中國釋放糧食儲備協助解決全球糧食危機。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說,“美國在指責他國國糧、催促放糧的同時,卻絲毫沒有減少本國用糧食生產能源的消耗,甚至借機抬高糧價,牟取私利,極不負責任”。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馬文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俄烏沖突并不是導致全球糧食價格大張的唯一原因,疫情、極端天氣、歐美增發貨幣等都是推高糧價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美國、加拿大等糧食大國,卻在這一輪糧食價格大張中獲益頗豐,是直接獲利者,“西方糧商樂見俄烏沖突推高全球糧價”。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739萬噸(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143.4萬噸(28.7億斤),增長1.0%。“美國之音”稱,中國雖然是糧食生產大國,但每年仍需從國外進口相當數量的黃豆、小麥、玉米。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中國2021年從烏克蘭進口玉米824萬噸,主要用于飼料加工。張弘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如果俄烏沖突能夠和平解決,全球糧價上張的壓力也會下降,對于中國進口農產品以及國內飼料行業,都會產生積極因素。此外,從“一帶一路”建設的角度看,未來中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也是解決國內糧食問題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飼料行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