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畜牧業生產實現穩定發展
在日前中國肉類協會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肉類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受生豬產能快速釋放、豬肉產量大幅增長帶動,去年,我國豬牛羊禽肉產量同比增長16%,達到8887萬噸,占全球肉類總產量的1/4,繼續穩居全球首位。今年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達451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228萬噸,增長5.3%。
中國肉類協會產業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肖少瓊表示,這一產量是歷史同期最高產量。我國畜牧業生產實現穩定發展,肉類產量增速有所放緩,但保持增長,實現了穩產保供。
生產實現穩產保供
肉類進口高位回落
《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生豬出欄36587萬頭,比去年同期增加2845萬頭,同比增長8.4%;豬肉產量2939萬噸,增加224萬噸,增長8.2%。
牛羊生產穩定發展。上半年全國肉牛出欄2008萬頭,比去年同期增長3.2%;牛肉產量302萬噸,增長3.8%。羊出欄13874萬只,比去年同期增長0.5%;羊肉產量212萬噸,增長0.7%。
受產能去化影響,家禽出欄與禽肉產量有所下降。上半年全國家禽出欄69.1億只,比去年同期下降0.7%;禽肉產量1067萬噸,下降0.8%。
價格方面,上半年畜肉價格同比下降近20%,禽肉價格基本穩定。
肖少瓊表示,從上半年肉類產量、價格變化情況來看,肉類生產實現了穩產保供,端穩了“肉盤子”。
上半年,肉類進口延續下降趨勢,各月肉類進口量都低于上年同期,共進口肉類346萬噸,同比減少162萬噸,下降32%。分品種來看,除牛肉進口量高于去年同期外,豬肉、豬雜碎、羊肉及禽產品進口量同比均下降。具體來看,豬肉進口80.5萬噸,同比大降65%;豬雜碎進口51萬噸,減少15%;牛肉進口量達115萬噸,同比增長近2%,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羊肉進口不足20萬噸,減少22%;禽產品進口67萬噸,減少1.3%。
粗略測算,上半年肉類進口量占肉類供給總量的比重在7%左右,低于去年,肉類自給率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與非洲豬瘟疫情前(2017年上半年肉類進口量206萬噸)相比,肉類進口量尤其是牛肉、禽產品進口量顯著增長。具體來看,豬雜碎進口量基本回落到疫情前水平,豬肉進口增長10多萬噸,約20%;羊肉進口量增加了4萬噸左右,增長近25%;牛肉增加了80多萬噸,增長2.5倍;禽產品增加了近50萬噸,增長2.3倍。
精深加工如火如荼
政策環境利好產業發展
《報告》指出,提升畜禽屠宰加工行業整體水平,提高肉品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水平,是我國畜牧業和肉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今年上半年,以肉類預制菜為代表的肉類精深加工發展勢頭強勁。
近幾年,預制菜市場快速擴容,引發了廣泛關注。“預制菜對于畜禽屠宰加工企業而言,并非新名詞新業務。一直以來,畜禽屠宰加工企業積極謀求企業轉型升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根據餐飲業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餐飲食材,定制化餐飲食材實際上就屬于預制菜范疇。”肖少瓊提到,最近幾年,連鎖餐飲、外賣、團餐發展不斷擴充預制菜B端市場,疫情、便利需求等因素激活預制菜C端需求,預制菜市場規模擴大、市場前景更加明朗。從市場發展情況來看,肉類預制菜是預制菜的主角,在預制菜市場中占據最大份額。畜禽屠宰加工企業要抓住機遇,大力提升預制菜產能、拓展預制菜市場,以提升產品附加值與企業盈利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產業政策來看,國家大力支持肉類產業發展。具體來說,一是大力支持畜禽屠宰企業改造升級,探索將屠宰機械、智能設備列入農機產品購置補貼范圍,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目前已在河北、四川兩省展開生豬屠宰加工成套設施裝備補貼試點。
二是大力支持牛羊產業尤其是肉牛產業發展,補齊牛肉生產短板。目前我國牛肉自給率不到80%,進口依賴度較高。為了提高自給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去年農業農村部發布了《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列出擴大基礎母畜產能、完善屠宰加工流通體系、加強品牌建設等12項重點任務。圍繞中央政策,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吉林、內蒙古、河南、湖南、江西、云南、四川等地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支持肉牛產業發展。從政策內容來看,各地除注重提升肉牛養殖水平、養殖規模外,也高度關注肉牛屠宰及精深加工、品牌建設,注重全產業鏈發展。
三是大力支持肉類預制菜產業發展。一方面,地方政府高度重視預制菜產業發展,出臺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政策,在示范企業培育、預制菜研發、質量安全監管、倉儲冷鏈物流建設、預制菜消費習慣培育、財政金融保險支持等方面都制定了相關措施,并積極建設預制菜生產基地、預制菜產業園。另一方面,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也在關注預制菜產業,著力引導和促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肖少瓊表示:“雖然上半年疫情多點散發,對市場銷售沖擊較大,波及了全國大多數省份,消費市場運行承壓,對肉類消費也形成不利影響。但當前政策東風強勁,肉類產業發展正面臨著良好的政策環境。”
來源:中國食品報 華思聯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