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2023年是養豬“困難”的一年?散養戶該何去何從?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院研究員朱曾勇分析的數據顯示,2022年10月豬價漲至年內新高時,生豬養殖的頭均盈利水平超過千元,進入11月份雖然豬價有4元/公斤-5元/公斤的降幅,但頭均盈利依然維持在800-1000元左右?! ?br />
而上半年出欄一頭豬養殖戶平均要虧損300-500元左右,正常情況下,養殖戶一年可以出欄兩批肥豬,綜合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行情,2022年養殖戶出欄一頭肥豬仍然會有平均400元左右的利潤,一年出欄1000頭豬能賺40萬元,2022年還是養殖利潤不多的一年,但2023年將會是生豬散養戶“困難”的一年?! ?br />
首先,從生豬產能上來看?! ?br />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三季度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4362萬頭,環比增長2%,相當于正常母豬保有量的106.4%。10月份的產能數據暫沒有公布,考慮到下半年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預計能繁母豬存欄量大概率繼續環比增長。
根據生豬養殖周期推算,現在能繁母豬存欄量對應的將會是明年5、6月份的生豬出欄量,也就是說明年上半年的生豬產能過剩的狀態如果不出大的疾病問題是不會改變了。
下半年的生豬產能就要看接下來半年的豬價情況了,從目前的生豬價格走勢來看,雖然產能相對過剩,但是在腌臘和節日消費需求等利好因素的支撐下,豬價深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br />
11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總的來看,居民消費價格有望保持溫和上漲態勢,也就是國家預計豬肉價格還有可能進一步小幅上漲,豬肉價格的上漲自然會帶動豬價的上漲,豬價上漲,根據往年的經驗,豬價的上漲大概率會持續到春節后半個月到一個月,也就是2023年2月上旬。即便明年3-6月份豬價下跌,能繁母豬存欄量的下降也是逐步的,不會驟降?! ?br />
綜合考慮,生豬產能過剩的狀態很有可能會持續明年一整年。一季度的豬價在冬季消費高峰的支撐下有希望持續高位運行,但二、三、四季度豬價就比較困難了,尤其是二季度豬價很有可能因為產能過剩,消費低迷而深度下跌,畢竟二季度深度下跌在最近幾年已經演繹了兩年了。
其次,從飼料價格上來看。
養豬賺不賺錢,賺多少錢,除了跟豬價有關,再就是跟養殖成本有關了,而飼料成本又占到了養殖成本的70%,所以飼料價格的高低也直接決定著利潤的高低?! ?br />
相信多數養殖戶已經發現了,最近一段時間飼料價格又迎來了明顯上漲,近日大北農、傲農、安佑等飼料企業紛紛宣布飼料漲價300元/噸。飼料價格的上漲一方面是因為玉米價格的上漲,今年在玉米減產預期增強,基層農戶惜售,天氣和交通運輸影響玉米集中上量等因素的影響下,玉米開秤高開后持續高位運行?! ?br />
飼料中的另一種原料豆粕的價格也是一路上揚,這是因為國內進口大豆到港量不足,國內油廠開機率偏低,加上國內油廠大豆和豆粕庫存處于歷史低位等因素。據統計,當前國內豆粕現貨的價格比9月份要上漲220-420元/噸?! ?br />
進入2023年,豆粕價格可能會隨著到港大豆數量的增加而有所回落,但玉米價格卻會隨著市場存糧的減少和小麥價格的持續堅挺而繼續上漲,再加上生豬產能處于高位,飼料需求量大,飼料價格大概率易漲難跌。
最后,從養殖風險上來看?! ?br />
上面已經分析了,2023年的生豬產能將會持續處于高位。非洲豬瘟在我國能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從最北邊的東北傳到最南邊的華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生豬養殖量巨大,為非瘟的傳播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br />
因為生豬養殖量大,而且大部分又集中在散養戶手中,單場的養殖量不大,養殖場的數量就會很多,在一些養殖相對集中的地區,一個村就有十幾家乃至幾十家家庭農場式的豬場。而散養戶在非洲豬瘟的防控上缺乏有效手段,更多的只能是碰運氣,一旦一家豬場感染,就很容易傳播到其他豬場。陽性豬會被及時處理掉,而那些發病場的陰性豬大概率會在短時間內流入市場,加快了非瘟的傳播速度,也加大了非瘟的傳播面積?! ?br />
一些規?;i場為了防控非洲豬瘟,采取靜默生產,常規疫苗未及時免疫,豬場藍耳、口蹄疫、偽狂犬等病頻頻發生。若非洲豬瘟再起,這些豬場在疾病防控上將會難上加難,養殖風險自然是越來越高?! ?br />
農村散養戶該何去何從?
既然2023年是散養戶“困難”的一年,那農村散養戶該何去何從呢?因為行情下行,飼料成本升高,再加上養殖風險比較大,不論是自繁自養還是外購仔豬都不是好的選擇。相比較而言,同集團化豬場合作,成為集團化豬場的養戶可以達到“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效果?! ?br />
相比于散養戶自己養豬,成為集團化豬場的養戶有這么幾個優勢:
1、投資成本相對較低,回本速度快 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豬場建設、生豬、飼料、獸藥、疫苗等各種養殖成本全需要養殖戶承擔,而成為集團公司的農戶,僅需要投入豬場建設和人工成本即可,生豬、飼料等養殖成本基本全部由公司承擔?! ?br />
假如老馬有100萬元,如果是外購仔豬飼養,只能飼養300-400頭豬,如果仔豬價格進一步上漲,養殖規模會進一步減少。而如果是成為農戶,完全可以將100萬全部投入豬場建設中,養殖量可以達到千頭。養殖量更大,回本速度也就更快。
2、抗風險能力更強
養殖戶自己養豬,所有的風險都需要自己承擔,但是同集團合作之后,假如沒有做好防控發生了疾病,那么風險是公司和養殖戶一起承擔的。 目前多數養殖集團采取的策略都是,如果豬群發病,超過120斤可以上市,就按照最終上市的情況進行結算,如果低于120斤不能上市,公司會按照一天一頭一元進行結算,如此算下來養殖戶基本只需要承擔人工費用。這種雙方共同承擔風險就可以大大提高養殖戶的風險承擔能力。
3、利潤相對穩定
如果是自己養殖,賺多少錢虧多少錢完全要看市場行情走勢,而同公司合作利潤就相對比較穩定,即使豬價6元,明顯低于8.5元的成本,最終一頭豬仍然能有200元左右的毛利。同公司合作的養殖戶只要把豬養好就是穩賺不賠?! ?br />
豬友們,你覺得同集團合作養豬是不錯的選擇嗎?
文章來源:明天豬價分析、廣東飼料
一周熱點
- 2023-01-31新國展寵食論壇 NPetF.BeiJing丨2023北京國際寵物食品科技創新峰會
- 2023-01-31本輪豬周期見底即將上行?專家分析當前生豬價格態勢
- 2023-01-31《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命題專家管理辦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 2023-01-31新華揚聯合申報強制性國家標準順利獲批
- 2023-01-312022年12月豆粕進口量5674.083噸
- 2023-01-302022年豬肉貿易形勢盤點
- 2023-01-30中國玉米市場將要發生的“大事件”
- 2023-01-30豬糧比價進入過度下跌二級預警區間
- 2023-01-302009年到2022年中國生豬存欄量、出欄量、豬肉產量比較,及2023年走勢分析
- 2023-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6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