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遙遠的地方”傳來現代牧歌 ——青海省海晏縣全面加快生態循環畜牧業發展


來源: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作者: 孫海玲   時間: 2023-04-06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曾幾何時,一首《在那遙遠的地方》響徹大江南北,歌聲里那片美麗的草原就坐落在青海省海晏縣境內。
 
  這里有純粹的藍天、廣袤的草原;有成群的牛羊,還有美麗的牧民姑娘……近日,記者走進海晏縣,入園區、進企業、看草原、訪牧戶,感受著來自這片大草原上生生不息的發展脈動。
 
  “我們緊緊圍繞自身優勢資源,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現代農牧業為方向,不斷轉變發展方式,闖出了一條具有海晏特色的農牧業發展道路。”據海晏縣農牧水利科技和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松龍年介紹,近年來,全縣以全省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為契機,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走出了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循環農牧業發展路子。
 
  高效養殖,為生態畜牧業固本
 
  這兩天,海晏縣甘子河鄉熱水村的牧戶普華加正精心呵護著一批新的羔羊,盤算著新一年的收成。“去年,金藏生態高原藏羊養殖繁育專業合作社一共從我這收購了91只羊羔,每只650元,比市場價要高。眼瞅著這批羔羊馬上就到2月齡了,我打算繼續賣給合作社,然后繼續繁育,這樣下來一年四季都有錢掙。”
 
  普華加說的金藏生態高原藏羊養殖繁育專業合作社是海晏縣本土企業青海庫庫諾爾食品有限公司的下屬合作社,位于哈勒景蒙古族鄉哈勒景村。在養殖基地上,透過干凈明亮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成群的小羊羔正在無憂無慮地吃著草料。“以前傳統養殖方法養一只羊,大約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才能出欄,現在2月齡的羊就可以收購,再通過不同時段的科學飼喂,3個月以后就可以出欄了。這種養殖方式大大縮減了養殖成本,加速了出欄周期,羊肉質鮮嫩、風味獨特。”合作社負責人李繼龍說。
 
  “養殖有收益,科學是關鍵,這就是藏羊高效養殖技術帶來的成果。”李繼龍口中的高效養殖技術是由青海大學農牧學院教授、青海省科技創新平臺羊產業科技創新平臺首席專家侯生珍帶領的團隊堅持多年集智攻關的成果,他們找到了藏羊母羊妊娠期最佳補飼時間等與生產實際密切相關的關鍵數據,從而打破了傳統藏羊“一年一產”的固有認知,將繁殖規律變成“兩年三產、三年五產”,通過標準化養殖,6月齡羔羊活體重達到了出欄標準,同比提高了112%,實現了藏羊養殖技術和生產方式的創新。
 
  李繼龍告訴記者,合作社年存欄一萬只藏羊,通過“戶繁場育”的模式,帶動周邊70余戶牧民實現增產增收。他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前養殖一只羊的利潤是80元,現在縮短了飼養周期,節省了飼料,一只羊的利潤達到了180元。”
 
  “我們的羊80%走鮮銷,自己加工20%,加工的冷鮮肉通過線上線下賣到了成都廣州等城市,為了保證新鮮,和順豐、京東的冷鏈達成了合作。”李繼龍說,“接下來,我們打算擴建基地,既流轉土地種植飼草,也流轉草場作為有機牧場,以實現草畜聯動、農牧結合、有機肥循環利用為重點,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牧戶發展。”
 
  地處青海湖北岸的海晏縣屬環湖地區,這里畜牧業相對發達,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縣”,目前藏羊存欄約71萬只,藏羊產業逐漸成為全縣的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
 
  “應用高效養殖綜合技術使天然草場放牧壓力和載畜量降低20%,節本增效和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的效果明顯。”據松龍年介紹,全縣正在大力發展以培育環湖高原型藏羊為主的畜牧業,十萬只藏羊基地正在抓緊建設中,藏羊高效養殖綜合配套技術的全面推廣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提高藏羊繁殖率、擴大資源增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飼草種植,為現代畜牧業強基
 
  發展畜牧,飼草先行。
 
  在青海合方農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成捆的燕麥飼草堆積在倉庫里,工人正在把這些燕麥飼草制作成加密包。
 
  經過粉碎、揉絲、加密等一系列工序之后,這些成捆的燕麥飼草的小草結由原來的10厘米長變得更短更細。據公司負責人袁劍介紹,通過對燕麥飼草進行加密,可以分揀雜草和腐爛草,做成加密包后,儲存時間更長,還能最大程度保留飼草的營養成分。
 
  “這樣的加密包,一個重量在400公斤左右,飼草加密可以讓它適口性更好,牛羊愛吃,還能減少飼草浪費。2022年,我們供應給了金藏生態高原藏羊養殖繁育專業合作社200噸飼草,剩下的都被其他養殖戶買走了。”袁劍告訴記者,2022年公司一共收儲了8萬捆合計1500噸青干草,優先滿足當地養殖企業和周邊牧戶所需。
 
  永豐村是一個純牧業村,全村可利用草場面積為1.3萬公頃,草畜平衡為9733.33公頃,永豐村在海晏縣的定位是10萬噸級別飼草抗災保畜基地。2022年,村集體自己種植的飼草面積是193.33公頃,周邊村莊的飼草也向永豐村的基地集中,飼草交易量在1萬噸左右。永豐村正探索形成以“草業”為主、其他行業齊頭并進的模式,已建成儲草規模2萬噸的飼草種植儲備基地,還開工建設了活畜交易市場,力爭打造成飼草種植、活畜養殖、運輸、銷售等為一體的生態循環畜牧業產業鏈。
 
  永豐村黨支部書記更登尖木措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基地的建設助力了全縣養殖業發展,還通過土地流轉、生產托管及訂單收草、讓利銷售等方式,帶動了本村50戶脫貧戶發展養殖產業,實現穩定增收。今年,我們還打算開展牛羊托管工作,從而實現高效養殖,產生更多效益。”
 
  “大力發展飼草產業,使得載畜量趨于合理,極大地緩解了天然草場放牧壓力,從而達到了保護生態與推進生產發展的雙贏。”松龍年告訴記者,近年來,該縣立足“以草養畜、草畜平衡、生態循環”發展理念,實施草畜聯動工程,進一步推進全國草地生態畜牧業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草產業,打造全州的飼草料生產和儲備基地,飼草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以上,種養結合的產業規模全面形成。
 
  “種-養-加-銷”,為生態循環補鏈
 
  前廳的餐飲區牛羊肉飄香,青海夏華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新推的小牦牛肉排成為消費者烤肉、涮火鍋的鐘愛;后面的加工車間里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忙著牛羊肉的深加工,從這里加工的牛羊肉銷往西寧、上海、北京、廣州等數十個城市。
 
  青海夏華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拓守業告訴記者,公司不僅構建了飼草種植、飼料加工、生態養殖、有機肥加工、牛羊屠宰、精深加工、餐飲連鎖于一體的生態循環鏈條,還在業內率先建成從農場到商場、從牧場到餐桌的綠色全程可追溯產業鏈,產品營銷遍及全國各地,并打入海底撈等餐飲店。
 
  近年來,海晏縣按照“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提升”的思路,投資3000萬元對現有的夏華、庫庫諾爾龍頭屠宰企業生產線進行改造提升,年屠宰加工量達到藏羊30萬只、牦牛10萬頭。依托豐富的牛羊肉資源優勢,實施建鏈、補鏈、強鏈項目,積極引進屠宰、精深加工、乳制品加工項目,支持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牧場、中小微企業等進行農畜產品產地初加工,健全精深加工鏈條,實現屠宰、分割、包裝、加工、制冷一體化。
 
  海晏縣地處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特殊的生態地位決定了畜牧業必須走綠色生態循環之路。
 
  “把牛羊糞制成生物有機肥,不僅化害為利,變廢為寶,同時又保護了環境,拓展了農牧民增收渠道。”據青海五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新軍介紹,為了有效地將資源重新再生利用,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肥料廠以每立方米100元的價格,每年收購農牧民牛羊糞6萬立方米,農牧民可增收600萬元,目前該有機肥已在青海、西藏、甘肅、寧夏、陜西、新疆等地大量使用。
 
  近年來,海晏縣著力構建生態循環養殖模式,成立了以青海環友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五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有機肥加工企業的有機肥聯盟,依托龍頭企業,大規模開展以畜禽糞便為原料的有機肥加工,面向全縣規模養殖場實行畜禽排泄物“統一收集、統一利用”,由公司定期收集畜禽排泄物,生產有機肥,實現“糞便收集—有機肥生產—種植業利用”的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