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豬周期定律似乎“失靈” 生豬未來是否可期?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09-21

目前,豬價下行期已經長達兩年多的時間,期間豬肉價格更是經歷多次探底,但仍看不到明顯的產能出清跡象。在豬價起起落落的過程中,豬周期定律似乎已經“失靈”。

隨著時間步入2023年9月,新一輪豬周期是“還沒來”還是“曾經來過”,市場依然看得不清晰。

豬周期邏輯已經變化

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回調之后,8月份豬價突然開啟了“上漲”模式。2023年7月底,養殖端看漲壓欄,豬價迅速起底回暖。

不過,9月初豬價再度出現小幅波動,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均價自上月末的17.276元/公斤震蕩回落至16.614元/公斤。不過相比上半年,依舊保持在略高的位置。

上海鋼聯分析師王海蓮稱,目前市場已經進入9月,傳統消費旺季逐步到來,雖供給充兄,但消費也在緩慢提升,特別是在四季度,春節備貨開始后,對豬價支撐力度增強。預計后期生豬價格或緩慢震蕩向上,養殖盈利或在成本線偏上附近運行。

8月這一輪漲價,令市場對豬周期波動衍生出了兩種觀點:

其一,目前仍在前一輪豬周期的下行期,新一輪尚未到來。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高級分析師徐洪志認為,目前生豬市場正處于新舊周期的轉換過程中,表現為價格反復磨底震蕩,養殖利潤虧多賺少。影響豬周期新舊轉換的決定性因素是去產能的程度,而當前正處于史上最慢的去產能進程之中。對于新一輪豬周期何時開啟,則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從2023年末開始,另一種可能是拖延到2024年春季開啟。

但還有另一種觀點,目前已經是新一輪豬周期。

“周期”這一話題并非恒久不變。回顧2022年5月至今的豬價變化,上行周期持續了約6個月,下行周期持續了約7個月,如今豬價又有上行趨勢,這意味豬周期的“短線”波動頻率正在加快。換一種方式來看,這或許意味著豬周期也將出現“大小周期”之分。

事實上,從過去一年多的豬價、能繁母豬存欄量、生豬出欄量的變化可以看出,新一輪豬周期“已經來了”,但表現形式上出現了巨大變化。

相關機構分析認為,豬周期在過去20年里經歷了多次大輪回后,并非完全“失靈”,但當前的邏輯確實在發生變化。

第一,小周期波動會更頻繁,因本質、時間差異較大,生豬行業大、小周期的驅動因素并不相同。生豬行業大周期的本質為利潤驅動下的產能周期,每輪大周期歷時4-5年;同時也存在小周期,看漲預期驅動與現實中的上漲支撐共振,生豬價格開啟上行通道,小周期開始,每輪小周期的持續時間或在10-11個月。

第二,豬周期并不會消失。無論如何演繹,周期輪回和均值回歸的特點是不變的。因此,在低位的時候不能像市場一樣悲觀;在高位的時候不能再參與情緒層面的博弈。越長的豬周期大概率蘊藏著越好的投資機會。

第三,現金流與成本將成為企業生存關鍵。在周期波動中,產能依舊需要持續出清,目前去化還不太夠。在落后產能出清后,面對此后的每一次磨底時間,后續現金流和成本控制將成為上市豬企應對后續豬價波動的關鍵。

生豬未來仍可期

豬價周期本質是產能周期,受行業利潤驅動,因此關注養殖盈利對研究生豬市場產能波動具有重要價值,而仔豬養殖效益水平是能繁母豬存欄變化的先期指標。

仔豬養殖效益在連續虧損3~6個月后,能繁母豬存欄量會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仔豬養殖效益在持續性盈利3個月后,尤其是當單頭效益超過200元時,能繁母豬存欄量會顯著增加。

今年上半年15KG公斤仔豬價格基本在500-700元/頭區間波動,出售仔豬保持盈利狀態,進入下半年尤其到了8月份前后,此時補欄對應春節后的消費淡季,同時受天氣高溫影響,養殖戶補欄積極性較低,仔豬價格開始下滑。

進入8月份出售仔豬開始虧損,目前累計虧損約兩個月左右,從仔豬目前情況看,尚未達到能繁母豬主動去化的程度。另外,從養殖盈利角度,上半年自繁自養持續虧損6個月后,進入下半年從7月份開始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養殖利潤開始扭虧為盈,基于預期形成的期貨遠月合約價格基本維持在預估養殖成本線上方,市場預計四季度行業仍將處于盈虧平衡上方,那么理論上年底之前產能可能不足以達到規模去化的條件。

9-10月份是相對傳統的季節性二育高峰期,但今年在能繁母豬去化幅度小、效率提升以及期貨盤面保持較低利潤率的背景下,9-10月份二育積極性或同比偏差,反而相對利好年底及春節前的價格。今年除了2月末3月初受疫情影響看好五一假期行情帶動一波二育熱情外,其他時間二次育肥積極性普遍較弱。

另外,8月份之后生豬月均消費增幅或達4-5%,需求提升值得期待。豬肉消費帶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夏季7-8月份是豬肉消費的淡季,從9月開始,豬肉消費逐漸好轉,生豬消費在9-10月份的過渡階段陸續提升,到11-12月份時達到全年的高峰水平,一直持續到春節前。下半年消費環比累計增幅達20%左右,8月份之后的月均增幅4-5%。

受飼料價格上漲影響,養殖成本小幅提升,養殖利潤扭虧為盈。截至9月7日,本周自繁自養成本15.79元/kg,外采仔豬對應育肥至125kg后出欄成本在15.62元/kg。截至9月7日,自繁自養生豬頭均利潤116.7元/頭,周環比減少55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利潤-44.22元/頭,周環比減少33元/頭。

從往期的豬周期看,生豬的養殖利潤率極值一般在+-30%左右,而大部分波動區間在-10%至20%區間。在生豬疫情穩定的情況下,因能繁母豬產能去化幅度較小、效率提升的原因,生豬底部周期或延長,豬價波動率降低,如果以15.8元/公斤的自繁自養成本來計算,則生豬價格下方的極限支撐位在11.2元/公斤左右,而主要的價格波動區間在14.3-19元/公斤。春節前尤其是四季度養殖利潤大概率在養殖成本線之上,10%-20%的利潤率或是比較理想的利潤水平,對應價格區間在17.4-19元/公斤。

相關機構認為,7-8月份處于此前母豬產能增長兌現的尾部階段,且此階段處于全年消費的淡季,豬價可能是全年的最低點。8月之后生豬出欄量邊際遞減,并一直延續到明年的一季度,而豬肉消費在此階段逐步提升,到11-12月份達到消費的高峰,整體上9月份到春節前生豬供減需增,所以春節前年豬價中樞或跟隨平緩減產而溫和上移,價格或傾向震蕩上行,并可能貫穿至春節前的2月份,但漲幅溫和且均價或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時9-10月份二育積極性或弱化,出欄體重同比降低,相對利好年末及臨近春節前的價格,使得豬價行情后延,但受產能去化幅度小、效率提升以及凍品庫存高的影響,或限制豬價漲幅。明年二季度生豬價格表現或依然偏弱,但同比或好轉。

來源:建信期貨、證券之星、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