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價格震蕩,供需能否重回平衡?
在7月中下旬生豬經歷了沖高回落,從八月初直至上周盤面依舊保持窄幅震蕩趨勢。在供應端,9月出欄計劃較8月實際出欄率增加4.05%,預計9月流通豬源充足。在需求端,上周樣本全國大型規模屠宰場企業周均屠宰量118.22萬頭,環比下降1.32%,白條市場鮮銷率93.5%,環比下降0.5%。
開學季已過,短期看豬肉需求相對平淡,9月出欄計劃增加,生豬供給相對較為充裕,因此價格大概率維持偏弱震蕩。長期來看,需求端整體預期處于緩慢恢復的狀態,季節性變化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增加豬肉消費需求,但也存在后期市場消費端不及預期的情況,未來仍有變量。
“進入四季度需求旺季后,市場將對本輪累庫周期形成的供應壓力及需求承接力度進行測試,若供不應求,則有再次拉漲可能。年內行業去產能進程緩慢,由于集團大廠仍維持增產趨勢,這會對2024年生豬供應形成壓力,我們定義當前至春節前豬價表現為季節性好轉行情,未來生豬供應或仍存一定壓力。”侯曉瑞說。
中秋、十一假期將至,是否會對生豬需求形成有力提振?對此,廣發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朱迪認為,目前來看,雙節本身需求效應或比較有限,且集團場近期出欄增量明顯,生豬整體供需仍較寬松。但如果月底二育大量入場,抄底標豬育肥,或對豬價形成一波提振。
美爾雅期貨認為,目前雙節備貨尚未開啟,價格和預期和目前位置也難以吸引二育群體積極入場,空檔期下豬價震蕩調整上下兩難。后續供需平衡難以出現較大矛盾,但不排除部分時間內消費興起帶來的短時影響。
“從往年豬價表現來看,養殖端越是對節假日需求表現抱有較大的預期,豬價越難上漲,甚至出現逢節必跌的現象,主要原因是節假日供應增量高于需求增量。今年節假日需求表現明顯高于2020—2023年同期,但居民飲食結構的長期變化導致豬肉消費量不及2019年之前水平,因此我們認為豬肉節日需求表現仍可期,但也不宜過于樂觀,至于能否帶動現貨上漲則取決于供應端變化。”侯曉瑞表示。
事實上,各方數據顯示,今年雙節全國旅游熱情較高,王俊表示,當前針對雙節的備貨正逐步展開,未來生豬需求的放量是可以預見且大概率會發生的。但有兩個問題將成為制約價格反彈的關鍵,一是供應端對此所做的準備,9月份不管從理論還是集團的計劃出欄量上看,均存在明顯的增量,針對月底消費,市場也會提前準備,供需雙旺下價格受到的提振程度預計有限。二是在目前偏弱的經濟形勢下,需求盡管存在增量,但能否達到市場的預期也是存在未知。“總體來看,我們對月底豬價的反彈存有期待,但幅度偏謹慎。”
一周熱點
- 2023-09-19生豬價格震蕩,供需能否重回平衡?
- 2023-09-19雞蛋價格兩個月漲超四成,原因在哪?后期走勢如何?
- 2023-09-19美國小麥收盤下跌,因需求疲軟
- 2023-09-199月中國玉米飼用消費調增 大豆進口和消費率上調
- 2023-09-18最高300萬元!又一地出臺規模豬場產能調控臨時貸款貼息政策
- 2023-09-18雙節備貨需求或將支撐豆粕價格
- 2023-09-18豬肉上漲,豬價下跌?丨記者實探豬肉市場:消費與養殖端豬價為何“一升一降”
- 2023-09-15關于征集2024年畜牧業標準制修訂項目立項建議的通知
- 2023-09-15預計豬價上方空間有限 維持中長線持空策略
- 2023-09-14《中國飼料》“豆粕減量替代”專刊編委座談會在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