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養豬行業何時才能走出“寒冬”?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3-11-09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低迷。三季度,生豬價格在短暫回歸成本線以上不足兩個月后,豬價從9月中旬開始再次調頭向下。

整體來看,受豬價低迷、供求格局影響,年內豬周期持續磨底,全行業仍處于虧損狀態。今年前三季度,有7個多月的豬價低于行業盈虧平衡線。另據統計局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量5.37億頭,同比增長3.3%,前三季度總出欄、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出欄量均創下多年來同期新高。

長期來看養殖成本將繼續下移

近期生豬現貨市場微漲而期貨市場連跌,對此,浙商期貨農產品分析師萬曉泉表示,現貨因短期供給改善和需求預期提振有所企穩,但期貨包含了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就生豬自身基本面來看,生產性能持續優化疊加肥標價差走強下對增重的提振,以及季節性出欄節奏,年前整體生豬供給壓力仍舊偏大,壓制01合約價格,且01合約目前對于現貨價格仍有較大的升水,基差有一定的收斂空間。

宏源期貨生豬分析師黃小洲分析稱,01合約是全年旺季合約中最旺的,也被市場賦予了最高的升水。不過這個升水存在的條件是四季度會出現明顯的需求走強,季節性需求高峰帶動價格上漲。隨著四季度剩余時間的逐步縮短,出現明顯反彈的概率也逐步降低,此時01合約的升水也會隨之降低。近期現貨上漲而期貨下跌實際就是旺季合約升水回落的過程。反過來看,在期貨連跌的情況下,期貨價格已經臨近現貨價格,期貨的升水基本消失,其實也為今年最后的反彈提供條件,在沒有期貨升水的時候,上漲幅度也會更顯著,畢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礙國內肉類消費在春節前出現季節性高峰。

除了近期的連跌,將時間線拉長可以看到,自8月份以來,生豬期貨價格整體呈現下跌趨勢。而困擾其價格的原因當屬供大于求、企業去產能緩慢的現狀。格林大華期貨豬分析師張曉君認為,當前在資金、技術推動下,我國養殖端或正處于規?;M程深水區的前半程。目前,低成本、資金狀況良好的集團企業繼續擴張,長期來看養殖成本將繼續下移。預計養殖端內卷帶動原料、屠宰等全產業鏈競爭加劇,行業各環節進入微利時代。豬周期是利潤率周期,利潤率背后是資金加持,在明確看到資金撤離之前,所謂去產能應該是需要一直被證偽的階段。

萬曉泉認為,目前來看,供給端,近期豬病整體趨于平穩,部分地區養殖戶惜售扛價情緒回升,疊加東北區域降雪影響,出欄減少,階段性供給有所改善,但仍需關注豬病影響。需求端,隨天氣轉冷,腌臘灌香腸需求可能啟動對豬價形成支撐,關注需求提振力度。因此,短期豬價可能振蕩運行,但從中期來看,供給端壓力仍舊偏大,豬價可能難有較好表現。

三季度的整體虧損環比收窄

對于養豬行業來說,豬價是決定當前利潤的關鍵。事實上,今年生豬價格大部分時間均低于養殖成本,在16元/公斤以下徘徊。僅在7月中下旬至8月期間,豬價稍有回暖,生豬價格從不足14元/公斤上漲到最高超過17.5元/公斤。

隨著三季度豬價的階段性反彈,豬企的虧損幅度隨之大幅收窄。從養豬三巨頭的業績表現來看,三季度單季,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同比下降14.81%;歸母凈利潤9.37億元,環比實現扭虧,同比下降88.57%。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35億元,同比下降3.39%;歸母凈利潤1.59億元,環比扭虧為盈,同比下降96.22%。同期,新希望實現營業收入372.95億元,同比下降2.09%,歸母凈利潤錄得虧損8.75億元。

事實上,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單季度能夠實現盈利,原因主要在于豬價回暖期公司養殖成本的進一步下降。開源證券研報也表示,第三季度生豬銷售均價15.8元/公斤,較第二季度環比增加10.1%,豬價微漲,而生豬養殖綜合成本降至8元/公斤左右,讓第三季度的整體虧損環比收窄。

牧原股份在調研中表示,2023年1—9月,公司生豬養殖平均成本為15.0元/公斤,其中,一季度平均成本為15.7元/公斤,二季度為15.0元/公斤,三季度為14.5元/公斤,呈逐步下降趨勢。對于未來成本目標,10月31日該公司在媒體訪談會上表示,今年年底將把成本控制在14.5元/公斤,明年全年平均成本控制在14元/公斤以內。

溫氏股份也在調研中稱,三季度公司的肉豬養殖綜合成本降至8.1元/斤,季度環比下降0.4元/斤。其中9月份降至7.9元/斤,為本年度的最低單月成本。目前公司低于8元/斤的肉豬銷量約占公司肉豬總銷量的80%左右。該公司還表示,前期飼料原料價格和豬苗生產成本逐月下降,會逐步體現在第四季度的養豬成本下降上。

明年下半年才能走出“寒冬”?

不過,養豬行業的“寒冬”并未就此結束。

8月份短暫沖高后,9月份生豬價格震蕩走低。10月份作為傳統消費旺季,豬價的超預期下行再次給整個行業重燃的信心潑了一盆“冷水”。

豬價方面,據中國養豬網數據,截至11月5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再次跌至15元/公斤以下,報于14.86元/公斤,較前一日下跌0.15元/公斤,最新豬糧比為5.40:1,行業仍處于虧損區間。

市場供求方面,從農業農村部數據來看,9月份,全國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量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2.4%,這些中大豬將在未來2個月內陸續出欄,預示著11月份前后生豬市場供應將持續增加。

對于本輪周期何時反轉,市場普遍認為,生豬產能去化或將于2024年上半年結束,屆時豬價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對此,頭部豬企認為目前豬價判斷難度加大,但對于接下來的市場行情仍抱有信心。

新希望高管在與投資者交流中指出,當前市場上博弈的主體非常多,對豬周期的底部判斷有難度。但總體看下半年會好于上半年,隨著節假日和消費的恢復,豬價會有所好轉。今年的產能去化還在繼續,核心競爭力還是主要靠降低成本。

溫氏股份在近日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也表示,非瘟之后,行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豬價判斷難度增加??紤]到行業資金情況,明年能夠繼續保持高速出欄增長的企業將有所減少,疊加可能的冬季疫病影響,預計明年市場供給量不會有太大幅度的增長。初步預計明年二季度起豬價開始逐步回暖,公司相對看好明年下半年的市場行情。

對于四季度展望,東吳期貨生豬分析師認為,從目前集團養殖廠和屠宰戶的數據來看,下半年第四季度的生豬會繼續按計劃出欄,受腌臘季節的影響,短期需求或會帶動現貨價格小幅反彈。但需求持續時間預計沒有往年長,后續行情看不到太樂觀的數據,建議保持觀望態度。

業內也有分析認為,雖然年末季節性消費對生豬需求端或有一定拉動,但是供應壓力較大的局面下,行業盈利空間在四季度仍然有限,短期內相關企業承壓局面仍然存在。做好現金流穩定,降低養殖成本,是相關企業度過寒冬的唯一保障。

來源:投資時報、期貨日報、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