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行業終于迎來了明顯的復蘇信號。據農業農村部監測,4月第3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5.34元/公斤,同比上漲6.8%。從各大上市豬企近期披露的4月銷售數據看,商品豬銷售均價自2023年12月以來處于上升通道,行業正重回養殖盈虧平衡線。
在生豬價格持續上漲之下,市場關于豬周期拐點的討論此起彼伏。有觀點認為,伴隨著生豬產能去化節奏和幅度的變化,豬周期拐點漸近;也有觀點稱,繁殖效率是不容忽視的指標,市場實際供給可能比預期更高。盡管業內尚存爭議,但“2024年豬價大概率上行”已成行業共識。有頭部企業表示,今年生豬價格將維持總體向上走勢,未來一段時間,養豬行業或處于低盈利狀態。
“此前,多數豬企的養豬成本在18元/公斤,只有極少數頭部豬企的養豬成本在15元/公斤。”國內某上市豬企相關負責人坦言,“14元/公斤的養豬成本,在豬企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存在于給投資人看的PPT上。”
今年一季度前后,多家上市豬企均稱其養豬成本已降至14元/公斤左右,養豬業排名前三的巨頭一馬當先。牧原股份今年4月的養豬成本為14.8元/公斤,相比3月的15.1元/公斤下降0.3元/公斤;溫氏股份今年4月的養豬成本為14.4元/公斤;新希望的養豬成本在今年4月降至14.7元/公斤,預計于今年12月降至14.2元/公斤至14.3元/公斤。
牧原股份直言,養豬成本下降主要是因為生產成績改善及飼料成本下降。溫氏股份表示,養豬成本下降是因為公司疫病防控效果顯著,同時飼料原料價格下降也對成本下降起到推動作用。
有些上市豬企雖然在生豬出欄量上遠低于上述三大巨頭,但是也默默躋身“降成本第一梯隊”。神農集團一季度養豬成本約為14.5元/公斤,低于牧原股份1—2月的養豬成本。
還有上市豬企在降成本的速度上“內卷”。天邦食品、新希望、金新農、大北農的養豬成本一年內的下降幅度均超過1元/公斤。
“降成本的壓力在豬場的一線工作人員身上。”豬企相關負責人王強說,“企業內部各個豬場之間也會搞成本競爭,成本下降明顯的豬場員工會得到獎勵。行業整體仍在虧損,成本下降一分錢,對于企業來說,都是扭虧為盈的關鍵。”
根據今年一季報,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三巨頭”的整體虧損金額約為5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數額差不多。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頭部上市豬企賣豬已達到盈虧平衡。牧原股份稱,公司4月的生豬銷售均價達到14.8元/公斤,與當期養豬成本基本持平。近期仔豬市場需求旺盛且價格較高,公司4月銷售仔豬產生一定盈利。
新希望表示,4月,公司的生豬售價在15.1元/公斤左右,實現了單月盈利。公司未來成本還有下降空間。
利潤回升后,豬企能松一口氣嗎?根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數據,截至3月20日,全國自繁自養一頭生豬能盈利75.59元,較年初上漲207.1元/頭;育肥一頭仔豬能盈利299.25元,較年初上漲369.03元/頭。整體上,行情的暫時性扭轉給了養殖端喘息的機會。
對此,業內難言樂觀。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鄒瑩吉認為,根據監測到的樣本企業數據,5月企業生豬出欄計劃環比增加7.73%,同時據調研,5月上旬,企業生豬出欄計劃完成狀況不太理想。這表明5月下旬生豬供應壓力仍較大,生豬價格后續上漲乏力。另外,豬肉需求疲軟也導致豬肉價格難漲。
“生豬售價上漲、養豬成本下降是企業實現盈利的兩個關鍵因素。”王強說,生豬價格不漲,企業降成本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周期拐點是否可期?從供給端來看,在市場信號和產能調控的作用下,國內生豬產能正持續回調。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豬肉產量1583萬噸,同比下降0.4%。從能繁母豬存欄量看,3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7.3%,相當于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2.4%,處于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域。
“現階段生豬產能去化節奏和幅度或預示周期拐點漸近。”有業內人士表示,生豬價格長期低迷,企業均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行業普遍高負債率,多家企業甚至因資不抵債而“掉隊”,去年以及今年一季度行業虧損指標也指向周期拐點將近。
不過,也有行業資深人士表示,當下能繁母豬存欄量雖連續環比下降,但仍存去化空間。“一方面,近期生豬價格上漲對產能去化造成阻礙,存欄量或重新增長;另一方面,隨著繁殖效率不斷提升,市場豬肉實際供給可能比預期更高。這也意味著,行業產能去化難度也要比以往更大。”
盡管當下業內對周期拐點判斷尚存爭議,但“2024年豬價大概率上行”已成共識。
港股上市公司德康農牧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養殖規模化比例越來越高,豬周期時間變短、振幅變小。此外,受2023年全年產能持續調減影響,2024年下半年階段性出欄量會出現環比小幅下跌,疊加消費逐步增長,預計下半年行情相比上半年有較為明顯的好轉。
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去年四季度及今年一季度這兩個豬價相對低迷、對現金流產生影響較大的節點已經過去。從今年二季度開始,生豬價格將維持總體向上走勢,情況越來越好。不過,公司也判斷,本輪周期回暖將無法重現此前的價格高點,未來養豬行業會進入一個微利周期。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上海證券報、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