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豬價5月大漲近20% 豬周期拐點漸近?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6-04

進入5月中旬以來,全國生豬價格持續上行。

卓創資訊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山東地區生豬價格以上漲為主,山東生豬均價由4月30日的15.01元/公斤最高漲至5月29日的18.06元/公斤,累計漲幅20.32%。全國外三元生豬交易均價由4月30日的14.79元/公斤最高漲至5月29日的17.57元/公斤,累計漲幅18.80%。

相關上市公司股價也早已先行一步,截至5月29日,Wind豬產業指數5月上漲6.24%,行業頭部公司如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神農集團等股價均有10%以上的漲幅。機構分析認為,目前,市場邏輯已從產能去化轉向豬價反轉,豬周期拐點漸近。


豬周期拐點漸近


我國生豬市場存在明顯周期性,生豬供應波動是影響生豬價格的主要因素。

自2021年以來,豬價持續下行,因價格長期低迷,生豬養殖行業全面虧損,并處于不斷去產能階段。自 2021年7月起,能繁母豬存欄開啟持續的環比下行趨勢,并逐步加速。據農業農村部于2021年發布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建議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3690萬頭。能繁母豬存欄量4100萬頭及以下被視為生豬供應緊平衡的一個指標。

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根據農業部、統計局等數據來看,我國能繁母豬存欄去化約8.5%。2024年4月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986萬頭,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6.9%,為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2.2%,處于產能調控的綠色區域,相比于上一個高點4390萬頭(2022年12月末)去化約9.2%(404萬頭),已連續5個季度回調。

中信建投分析表示,從歷史復盤來看,每輪能繁去化幅度均在8%以上,8%-10%的去化足以支撐新的一輪漲價行情。官方數據口徑下,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三季度,受非瘟疫情影響,能繁母豬快速去化,累計降幅超35%;2021年三季度到2022年一季末,能繁母豬累計降幅約8.5%;2022年12月到2024年3月,能繁母豬累計降幅9.1%。

2024年3月份以來,低迷了許久的豬價迎來“淡季不淡”行情,壓欄二育滾動入場趨勢強化,疊加2024年厄爾尼諾次年南方雨季非瘟或重于常年,開源證券認為,豬周期反轉邏輯逐月強化。其分析稱,行業資金壓力仍大,疊加生產節奏影響,當前能繁不具備大幅增產基礎,支撐周期持續性,且表示,“本輪去化足以支撐大級別周期反轉。”

近期,在豬價看漲情緒驅動下,行業內二次育肥積極性整體有所提升,生豬再次進入累重階段,目前全國生豬出欄均重為125.45公斤/頭;然而在最近二次育肥強度邊際減弱的背景下,生豬價格依舊穩漲,國金證券認為,“說明漲價的主要動力源自供給缺口的傳導,二次育肥的強弱起到邊際加強豬價上漲的作用,豬價有望趨勢性上漲。”


生豬市場情況如何?


國聯期貨農產品事業部于子宸表示,此輪豬價強勢上漲的主因來自供給端的催化。其一,從產能來看,養殖端出欄量淡季逆勢上漲與前期產能調減之后帶來的供應壓力減輕有直接關系。根據官方數據,能繁母豬從2023年1月份開始去化,到今年4月份存欄量為3986萬頭,連續去化16個月,去化幅度為9.6%。根據生豬10個月的生長周期推算,從2023年11月份開始生豬出欄已經進入高位回落的趨勢之中,并且去年8—11月疫病的集中發生加快了能繁母豬被動去化進程。隨著今年時間窗口不斷后移,由產能去化造成的供給減量兌現也會逐步增強。其二,出欄節奏發生改變助推豬價進一步上行。養殖端傾向適當壓欄來獲得更多頭均收益,且對后市預期良好。目前也是生豬生長比較快的時期,且飼料成本較低,入手二育實現盈利的概率相對較高。二育截流促使豬價進一步上行,但需關注本批次二育的出欄時機,若集中出欄,或將干擾短期行情。需求層面,目前仍處于豬肉消費淡季,豬價能逆勢走強,進一步證實了供給壓力有所減輕。下游白條跟漲仍較為吃力,基本以被動跟漲為主,毛、白價差沒有明顯放大,終端消費仍維持平淡。

格林大華期貨生豬研究員張曉君認為,驅動本輪豬價上漲的邏輯有兩個:一方面,2023年四季度中部地區疫病導致供給減少的影響開始逐步兌現。具體來看,疫病對生豬存欄的影響從今年3月開始兌現;疫病對母豬存欄的影響或對應今年6—8月局部地區出欄減少,目前市場正在交易6—8月供給減量的預期。另一方面,基于6—8月供給減量的預期,二次育肥從5月開始積極進場,5月中旬之后加速進場,短期截流部分豬源,進一步推動豬價走強。

看向生豬市場基本面,據張曉君介紹,全年來看,豬肉市場供給仍相對充裕。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4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3986萬頭,是正常保有量3900萬的102.2%。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能繁母豬存欄平均數基本對應今年生豬出欄供給,按照PSY20、成活率85%推算,今年生豬出欄約為7.16億頭,略低于2023年7.26億的出欄數,但仍高于2022年6.99億的出欄數,即今年全年生豬整體出欄仍處于較高水平。

不過,今年二季度以來生豬供給環比減少,供求格局明顯改善。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從中大豬存欄來看,2月份全國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量環比下降1.1%,3月末中大豬存欄量同比下降3%。從新生仔豬數量看,2023年11月至今年4月新生仔豬數量較去年同期降6.5%,二季度生豬供給環比減少,豬價預期整體向好。然而,當前生豬出欄體重明顯高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卓創資訊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生豬周度交易均重124.68公斤,2023年同期為122.35公斤,2022年同期為121.9公斤。出欄體重維持相對高位且二育持續進場或導致供給階段性后移,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供給減少帶來的影響。

展望后市,張曉君表示,階段性供給減少預期或將支撐豬價在6月維持偏強走勢。當前二育進場情緒明顯減弱,且下游屠宰企業抵制高價的情緒明顯增強,豬價進一步上漲的空間有限。6月份,南方進入雨季,關注養殖端疫病情況,若局部疫病有所抬頭,疊加前期進場的二次育肥出欄,豬價或展開短期回調。當前,全國生豬產能調減基本到位,4月末能繁母豬存欄仍高于正常保有量,5月之后能繁母豬存欄繼續下降動能不足,排除疫病影響,預計2025年一季度供給仍較充裕。另外,上市公司養殖成本持續下降,盤面已經給出相當的養殖利潤,期貨遠月合約最高已接近19元/公斤,建議養殖企業根據自身養殖成本,考慮逢高進行賣出套期保值操作,提前鎖定養殖利潤。

“總體來說,在當下需求偏淡時期,豬價逆勢走強,進一步證實了供給壓力的減輕。根據產能及供給出欄的對應關系以及去年疫情受損的兌現時間來看,今年下半年供給壓力將不斷減輕,預計現貨價格仍有上升空間。短期來說,養殖端情緒良好,豬價易漲難跌,但需警惕出欄節奏變動,壓欄及二育豬出欄會對市場造成一定沖擊。策略上,今年始終維持看多觀點,但目前盤面已給出較高的升水,隨時存在升水擠壓的風險,繼續關注現貨端走勢,可逢低做多。”于子宸說。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證券市場周刊、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