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生豬價格震蕩上行,近期價格加速上漲。據農業農村部數據,5月第3周開始,全國生豬均價連漲3周,5月第5周,全國生豬均價16.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6.7%,同比上漲15.3%。進入6月,豬價持續走強,機構數據顯示,6月11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19.04元/公斤,較五一假期上漲約27%。
與此同時,前五月仔豬價格持續上漲。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4年1月第3周仔豬價格開始上漲,此后,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里,全國仔豬均價從22.75元/公斤,上漲到40.46元/公斤,漲幅近78%。5月第5周,全國29個監測省份仔豬價格均上漲。華北地區價格較高,為42.95元/公斤;西南地區價格較低,為33.71元/公斤。
在業內人士看來,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是影響生豬和仔豬價格的共性因素。當前生豬出欄量減少,養殖戶二次育肥情緒較高,拉漲生豬價格。此外,仔豬價格上漲也有養殖周期因素影響,養殖戶對后期豬價預期較好,補欄積極性較高也是推漲仔豬價格的原因之一。
Wind監測農業農村部數據發現,2023年至今,我國能繁母豬存欄數逐月下降。今年4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3986萬頭,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6.9%。至此,專家分析認為,全國生豬產能調減基本到位。
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減少,直接影響仔豬和生豬供應。“從仔豬到育肥豬出欄要6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對仔豬的影響先兌現。”華融融達期貨生豬研究員史香迎表示。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1月第3周開始,仔豬價格持續上漲,到5月第5周,已上漲近78%,漲至40.46元/公斤。
史香迎表示,市場前期能繁母豬存欄去化明顯,導致今年仔豬供應量有所下降。同時,春節后豬價持續震蕩上行,養殖戶普遍認為豬價上漲周期已開啟,對后市豬價預期較好,也刺激養殖端加大補欄仔豬的力度,支撐仔豬價格上行。不過,她補充說,仔豬價格直接關系養殖戶利潤,但不會對豬周期帶來直接影響。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王亞男表示,除了能繁母豬數量之外,仔豬補欄積極性和仔豬價格,都與養殖戶對未來的預期有較大關系,年初仔豬價格上漲與近期仔豬價格上漲原因有所區別。
今年第1周和第2周,全國仔豬均價分別為22.85元/公斤和22.75元/公斤,價格處于年內低位。王亞男表示,當時購買仔豬的成本較低,疊加養殖戶對下半年生豬行情較為樂觀,補欄積極性較高,推動仔豬價格上漲。
王亞男還表示,當前仔豬價格較高,但生豬價格上漲,養殖利潤提升,養殖戶看好后市行情,疊加當前補欄仔豬可以在冬至前后出欄,趕上全年豬肉消費旺季,養殖戶仍有一定補欄積極性,繼續拉漲仔豬價格。
生豬方面,今年前5月,生豬價格震蕩上行,5月第3周開始,全國生豬均價連漲3周。據農業農村部數據,5月第5周,全國生豬均價16.70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漲6.7%,同比上漲15.3%,價格處于年內高位。
進入6月,豬價繼續上漲。涌益咨詢數據顯示,6月11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19.04元/公斤,較五一假期上漲約27%。
當前整體處于豬肉消費淡季,生豬供應減少是帶動本輪豬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是生豬出欄量減少的一大影響因素。“從能繁母豬數量變化到生豬出欄量變化,需要10個月左右的反饋時間。”王亞男說。
在王亞男看來,養殖戶二次育肥增加,或是影響近期豬價的最大因素。王亞男回憶,由于南方整體豬源充沛,會對北方行情產生一定的對沖作用,4月底其預判5月豬價或高位震蕩,中下旬可能還會出現小幅下滑情況。但5月豬價上漲也帶漲了中小場戶的二次育肥情緒,5月中上旬東北就開始二次育肥,當前河北、山東等地二次育肥熱情較高。
王亞男注意到,當前二次育肥增加,除了市場情緒影響外,也有一個客觀原因:去年北方散戶和中小場戶去產能情況較普遍,空欄位比較多,具備二次育肥條件。再加上生豬養殖周期拉長之后也會提升市場風險,短線二次育肥就成為很多養殖場戶的選擇。
“5月至今的這一輪二次育肥,主要補欄90~125公斤的豬。”王亞男表示,這一方面會分流部分屠宰場的豬源,減少生豬的市場供應,另一方面也會帶動屠宰端豬價上漲。
豬價上漲,疊加飼料成本下降,近期養殖端利潤迅速改善。
“其實絕大部分利潤都是最近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漲起來的,而且上漲的幅度非常大。”王亞男計算發現,4月末生豬自繁自養利潤約為80元/頭,到6月11日,利潤上漲至638.90元/頭,本輪行情帶動下,養殖利潤已累計漲558.39元/頭,漲幅693.58%。從過往經驗來看,當前生豬養殖利潤已處于比較高位。
當前豬價仍在上漲,仔豬價格已經較高,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養殖戶選擇補欄,希望抓住春節前可能的旺季行情。
對此,史香迎認為,仔豬價格上漲對于養殖端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對于銷售仔豬的企業來說,仔豬價格的上漲拉高了其盈利水平;而對于外購育肥戶來說,仔豬價格的上漲大幅拉升了其育肥成本,按照現價采購仔豬育肥至標豬出欄成本在16元/公斤附近,明顯高于約12.5~14.5元/公斤的自繁自養成本。
史香迎認為,從仔豬養殖到生豬出欄的時間周期來看,7月之后購入的仔豬難以在春節前出欄,因而到時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或下降,仔豬價格持續上漲行情或難持續。
進入6月后,豬價上漲較為明顯。牧原股份認為,近期豬價上漲一方面是前期生豬去產能效果的逐步顯現,另一方面可能是二次育肥、壓欄等因素的短期擾動。
根據分析機構卓創資訊對東北地區本月的兩次集中二次育肥數據統計,兩次時間分別集中在月初和中下旬,補欄體重以100-120公斤豬源為主,對應補欄成本在14.8-18.4元/公斤不等。若將補欄體重按照110公斤推算,兩次補欄成本分別取最小值14.8元/公斤和最大值18.0元/公斤,分別按照育肥至125公斤、130公斤、135公斤、140公斤、145公斤和150公斤,測算出欄成本線。
根據對成本線的分析,5月初14.8元/公斤左右補欄的商品豬養至125~150公斤出欄成本15.5~16.7元/公斤,出欄時間在20~50天不等,對應出欄時間在6月初至7月下旬。6~7月生豬存欄水平對應2023年8-9月母豬去化加速期,因此雖然生豬價格已漲至較高位,但后期豬價或難以出現較大跌幅。
“5月中下旬按照18.0元/公斤補欄的二次育肥客戶,按照同樣的養殖水平和養殖時間推算,未來125~150公斤豬源出欄成本線或在18.42~18.92元/公斤,成本偏高。按照養殖成本推算,最優出欄體重為130公斤,對應出欄時間在28天左右,也就意味著該體重段的豬源或在6月中下旬加速出欄”,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李晶表示。
展望后市生豬價格走勢,史香迎認為,就當下的基本面而言,生豬價格已經蘊含一定的泡沫,但就全年基本面支撐的高點來看,豬價仍相對合理,后市豬價如何演繹,還要取決于養殖端如何調節出欄節奏。
“如果養殖端在6、7月進行一波降重,則后市豬價還有望創下新的年內高點,否則基本面難以支撐豬價再次大幅上漲。”史香迎說。
在王亞男看來,之前的二次育肥出欄或相對分散,對行情沖擊相對較弱,但當前還存在部分壓欄情況,這些產能最晚將于7月釋放,因而7月生豬行情或高位回調,8~9月行情仍有上漲空間。四季度隨著集團場生豬出欄增加,生豬供應或出現微增情況。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卓創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