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高溫,生豬消費需求進入淡季,前期大漲的豬價也出現顯著回落。據搜豬網數據,最近幾天國內生豬市場不斷回落,南北地區報價持續呈現全面下跌,各地單日下跌幅度大體在0.2—0.4元/公斤左右。截至6月24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17.42元/公斤,較之前的17.75元/公斤下跌了0.33元/公斤,單日跌幅1.86%。
“近期情緒助推支撐力度不足,社會豬源認賣積極性有所提升,且部分地區疫病略有影響,豬源流通相對寬松。加之天氣轉熱需求疲軟表現掣肘豬價上行,終端采購積極性較一般,需求表現支撐乏力。多方因素影響下,生豬價格重心下移。”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王海蓮分析當前生豬市場情況時表示。
卓創資訊生豬行業分析師李晶稱,豬價近日顯著回落,一是因為前期二次育肥的豬源集中出欄,造成近期大豬出欄增加。二是月末部分養殖場出欄進度完成滯后,出欄積極性提高。
李晶還表示,南方部分地區豬病導致短時出欄增加,供應端集中增量。而受氣溫升高等因素影響,下游需求跟進乏力,屠企宰量低位盤整,短時供大于求,帶動豬價下滑。當前生豬市場供應端集中增量,需求端跟進乏力,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
雖然當前豬價有所回落,但養殖端依然處于盈利區間。
“目前自繁自養周均盈利537.06元/頭,外購仔豬養殖周均盈利543.49元/頭?!鄙虾d撀撧r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張斌提及,近期飼料原料震蕩上行,對養殖成本稍有影響,加之端午節過后豬價持續下行,自繁自養盈利減少,而外購仔豬養殖同樣受月前仔豬價格上漲原因影響,盈利減少更加明顯。
張斌稱,短線來看,傳統淡季背景下,再次沖高的可能性不大。隨著本輪二次育肥出欄結束,學校開學,非瘟好轉,看漲預期增強,8月份或迎來新一輪價格上行。至于傳統旺季的三四季度,倒推去年的11月份因為豬病造成的產能去化(九月至十月)供應端或有利好支撐,行情向好。但二次育肥增加了行情的不確定性,如若8月份出現全年高點,沖高之后必回落,因此不乏出現旺季不及預期的可能性。
李晶也表示,本輪豬價下滑后,二次育肥客戶補欄積極性提升,一部分補欄行為提前啟動,對7月豬價有利空影響,而8月至9月出欄的生豬對應是去年10月至11月的能繁母豬,其間豬病導致產能去化,對于市場仍有支撐,三季度行情或處于高位震蕩,到9月至10月再次收到二次育肥提振,或達到年內高點。
中金公司表示,5月中旬以來,受到壓欄/二育影響,疊加供給自身兌現縮量,豬價快速拉升至年內高點。但需求淡季下終端消費一般,隨著豬價拉漲養殖端認賣出欄積極性增加,市場短期推漲情緒有所回落。向后看,短期豬價上行趨勢或有所放緩,但不改對三季度豬價看漲的判斷。短期來看,一是出欄節奏或相對有所加快。除了高價刺激出欄外,前期二育也在陸續出欄,體重或保持小幅上漲態勢;二是夏季需求偏弱,且二育出欄積極,標肥價差仍維持倒掛;三是仔豬價格走強推高補欄成本,抑制采購積極性,預計短期仔豬價格繼續上行空間或有限。中長期看,7月供應縮量逐步開始兌現,且季末需求存季節性恢復,疊加壓欄二育干擾,仍看好8-9月豬價表現。
華西證券近日研報表示,生豬養殖板塊方面,展望后市,由于豬肉消費處于階段性淡季,且前期壓欄大豬需要時間出清,且近期天氣上,多地暴雨給生豬生產帶來不確定性因素,由于暴雨后生物安全風險提升,短時供給有可能增加,我們預計短期內豬價以偏弱震蕩為主。但我們對三季度末和四季度豬價偏樂觀,一方面下半年迎來豬肉消費的旺季,且從產能推斷23年下半年能繁存欄量降幅呈逐月放大趨勢供應壓力或加速減少。隨著豬價上漲,基本面改善,目前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養殖利潤均已實現盈利,后續隨著成本優化和豬價進一步上漲,頭均盈利有望逐步放大,目前估值水平處于相對低位,周期反轉確定性增強,建議繼續關注資金狀況好,成本控制得當,未來出欄彈性高的優質標的。
來源:證券時報、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