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玉米表現較為“搶眼”。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去年12月以來累計漲近10%,現貨整體偏強。其中東北產區漲跌互現,華北產區與南方港口穩中有漲,北方港口持穩,期價震蕩偏弱,多數合約小幅收跌。對于玉米而言,考慮到售糧進度已經過半,市場或已從被動去庫存逐步轉向主動補庫存階段,中長期上漲趨勢或已經確立。
USDA1月報告出爐,美玉米大幅調減單產數據,總產量下降1.82%,報告偏多,美盤玉米上漲。國內現貨方面,上凍后玉米種植戶惜售情緒漸強,部分貿易商開始收購玉米庫存,東北新季玉米現貨轉漲。
“隨著玉米期貨價格企穩反彈,現貨市場信心也有所提振,市場對后期玉米價格的預期由悲觀轉向樂觀,部分貿易商已開始積極收購、囤貨,只等今年開春后可以賣上一個好價錢。”河南省滑縣個體糧食經營者齊凱介紹,從當地及周邊地區玉米的供需情況來看,市場供應正從寬松向平衡甚至是偏緊方向轉換,預計后期玉米價格將穩中有升。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盈峰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柴印峰稱,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2024年糧食進口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玉米進口總量僅有1364萬噸,同比大幅下降49.7%。在進口量偏高的年份,我國玉米進口總量在2800萬噸左右。與此同時,2024年我國小麥進口總量為1118萬噸,同比下降7.6%;稻谷進口總量為166萬噸,同比下降37.1%。2024年全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為1.58億噸,同比下降2.3%。
“近年來,我國糧食總產量之所以能夠保持穩中有增的態勢,主要得益于農田基礎設施改造升級、良種應用和機械化程度提高,中央財政也提高了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補助標準,實施了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河北省石家莊市資深糧食經營者馬書民表示,當前我國玉米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以往需要大量調入玉米、小麥的新疆如今已成為國內重要的糧食產地,糧食總產量近兩年均超過2000萬噸,玉米產量提升空間很大。
廣東華星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賀才表示,從相關數據來看,2024年我國進口豬肉、食用植物油、稻谷及大米總量的降幅也比較大,同時進口高粱的平均完稅成本比國產玉米價格高了很多,一方面有利于國內肉類價格上行,提振國內養殖戶和養殖企業的養殖積極性,利好玉米下游需求;另一方面使國產玉米的價格優勢得到彰顯,利于玉米市場份額擴大。
廣州期貨認為,接下來需要關注兩個方面,其一是接下來潛在可能的供應增量,春節前壓力不大,因市場購銷趨于平淡,可能更多體現在節后的農戶余糧銷售;其二是當前期價較現貨出現較大幅度升水,需要現貨持續給予正向反饋,繼續關注北方港口集港量和深加工門前到車量。
市場人士預計,2024年11月以來,國家有關部門持續在玉米收購市場發力,如中儲糧等大型國有糧食企業不斷提高玉米收購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市場信心,疊加進口玉米及替代品數量逐漸減少,市場供需關系預計會出現明顯變化,未來玉米價格易漲難跌。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期貨日報、國投期貨、廣州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