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高溫,生豬消費需求進入淡季,前期大漲的豬價也出現明顯回落。
6月25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2409跌至17300元/噸,較6月初的18700元/噸高點下行超8%。而在現貨市場上,據搜豬網數據,最近幾天國內生豬市場不斷回落,南北地區報價持續呈現全面下跌,各地單日下跌幅度大體在0.2—0.4元/公斤,目前最低價的西南各地報價16.4—16.8元/公斤,剩余其他絕大多數省份生豬出欄主流報價在17.3—18元/公斤,全國各地生豬價格重心下探明顯。
截至6月24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為17.42元/公斤,較上一日的17.75元/公斤下跌0.33元/公斤,單日跌幅為1.86%;較去年同期的14.26元/公斤上漲3.16元/公斤,同比漲幅為22.16%。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王海蓮表示,近期情緒助推支撐力度不足,社會豬源認賣積極性有所提升,且部分地區疫病略有影響,豬源流通相對寬松。加之天氣轉熱,需求的疲軟表現掣肘豬價上行,終端采購積極性較一般,需求表現支撐乏力。在多方因素影響下,生豬價格重心下移。
雖然當前豬價有所回落,但養殖端依然處于盈利區間。卓創資訊(301299)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全國自繁自養生豬理論盈利值為435.38元/頭,仔豬育肥理論盈利值為672.06元/頭。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張斌認為,傳統淡季過后,下半年市場或逐步向好,中秋、國慶、元旦、春節加之冬至前后的南方腌臘對需求均有提振。
另外,從這一輪生豬價格上漲的原因來看,主要還是豬肉的供給顯著減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生豬出欄數一季度為19455萬頭,同比下降了2.2%。生豬存欄數一季度為40850萬頭,同比去年下降了5.2%,且已經是連續三個季度出現下降。另外,受2023年生豬養殖行業大面積虧損影響,母豬產能已經連續16個月下降,導致豬肉供給下降。截至2024年4月,能繁母豬存欄量16個月來累計下降了約11%。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生豬價格的回升趨穩明顯,行業有望走入合理發展通道。換言之,上一輪長達6年左右的“過山車式超級豬周期”或將終結,新一輪豬周期即將開始。某養豬大縣生豬產業協會負責人表達了上述看法,他認為,去年6月—11月,非洲豬瘟從南到北持續影響生豬養殖,但由于處置疫病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受影響的程度遠沒有2018年的影響大。從能繁母豬的數量來看,3900萬頭還是較高的存量,事實上,由于能繁母豬的產仔數已經從每頭能繁母豬產仔16—18頭,上升到20—22頭,而且,出欄毛豬的個體重量平均每頭增加約20公斤,因此,能繁母豬數量保持在3500萬頭應該就足夠了,倘若非洲豬瘟的影響能被有效控制,能繁母豬有3000萬頭就可以保證生豬正常供應。
中金公司表示,5月中旬以來,受到壓欄/二育影響,疊加供給自身兌現縮量,豬價快速拉升至年內高點。但需求淡季下終端消費一般,隨著豬價拉漲養殖端認賣出欄積極性增加,市場短期推漲情緒有所回落。向后看,短期豬價上行趨勢或有所放緩,但不改對三季度豬價看漲的判斷。從短期來看,一是出欄節奏或相對有所加快。除了高價刺激出欄外,前期二育也在陸續出欄,生豬體重或保持小幅上漲態勢。二是夏季需求偏弱,且二育出欄積極,標肥價差仍維持倒掛。三是仔豬價格走強推高補欄成本,抑制采購積極性,預計短期仔豬價格繼續上行的空間或有限。從中長期看,7月供應縮量逐步開始兌現,且季末需求存季節性恢復,疊加壓欄二育干擾,仍看好8—9月豬價表現。
今年下半年,豬價走勢依然受到市場看好。分析人士認為,豬價仍處于上漲階段,在內外因素共同影響之下,下半年生豬養殖企業大概率整體實現盈利。
華泰證券認為,本輪周期豬價高點或可達23~25元/公斤。從時間上看,截至2024年4月能繁母豬存欄尚未企穩回升,而以往周期中豬價見頂較能繁母豬存欄企穩滯后約4~12個月,豬價見頂后自繁自養生豬往往仍有5~7個季度的盈利期。
具體來看,進入2024年,生豬價格呈現逐月上漲態勢。從A股上市豬企披露的5月份銷售數據來看,商品豬的5月份銷售均價紛紛突破15元/公斤大關。
卓創資訊生豬市場分析師王亞男介紹,6月中旬,生豬價格漲至18.95元/公斤,已漲至今年以來的高位,主要原因是生豬供應收緊以及二次育肥的加持。
在下半年豬價走勢被普遍看好的情況下,生豬養殖企業的盈利狀況有望得到持續改善。
布瑞克農業大數據高級分析師徐洪志表示:“下半年生豬養殖企業整體盈利已成定局。一方面是豬價上漲,另一方面是養殖成本因飼料原料價格下降、母豬繁育指標提高、死亡率降低等有利因素而出現明顯下降。”
事實上,近年來生豬養殖企業的資金面普遍吃緊。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生豬養殖板塊的10家上市公司中,除神農集團、東瑞股份以外,其余公司2023年的資產負債率均超過50%,甚至有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85%。而隨著近期豬價回暖、豬企盈利預期向好,生豬養殖企業的資金緊缺問題和償債壓力也有望得到一定緩解。
據牧原股份介紹,隨著生豬市場行情的好轉及養殖成本的持續下降,公司2024年盈利能力及現金流情況將有較大改善,具備降低負債規模的客觀基礎。
新希望表示,公司二季度盈利明顯改善,直接幫助改善負債率,且公司預計經營改善將帶來三季度、四季度盈利提升,2024年底的目標是將資產負債率降到70%以內,明年計劃降至65%以下。
“企業的資金面緊張,除了養殖業務虧損以外,也存在此前發展戰略冒進、過度舉債而又對豬周期走勢產生誤判等原因。因此,要緩解資金面緊張的狀況,還需企業充分利用豬價回暖的有利時機,適時調整發展和經營策略,改善債務結構,避免盲目抄底思維。”徐洪志說。
來源:中國商報、證券時報、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