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雞蛋是我國“菜籃子”的重要品種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民生產品,其剛需屬性使得年度人均消費量相對穩定,但部分時間受節日影響,也會引起階段性消費增加和減少的現象,從而形成價格的季節性波動。通過對長周期市場梳理發現,2024年之前雞蛋價格季節性特征明顯,但2024年節日效應的超前影響增強,同時雞蛋價格的季節性有所減弱。雞蛋價格具有季節性特征通過對近十年的雞蛋月均價分析發現,雞蛋價格具有較為明顯的季節性變化規律。一般來講,一、四季度雞蛋價格多為下降走勢,二、三季度多為上漲走勢,其中1-2月下跌概率較大季節性指數均在1以下,4-5月份蛋價季節性指數分別為1.03、1.02,呈現持續上漲走勢,6月份受梅雨季利空影響,蛋價大概率走低。7-9月為傳統消費旺季,季節性指數均維持在1以上,10-12月份中秋及國慶需求退場后,價格多會經歷深跌后小幅反彈并再度走低的過程。
具體來看,年內雞蛋價格趨勢多呈季節性變化趨勢,節日效應對雞蛋市場需求及參市心態影響較大。元旦過后終端需求疲弱,外銷市場出貨為主,內銷市場會有增量預期,但基于對節后需求長時間增量有限的預期,業者參市謹慎,雞蛋價格承壓下行。3-5月份需求恢復性改善,價格有反彈契機,6月份受梅雨季利空儲存環境及質量,各環節避險情緒增強,此階段蛋價多呈現下滑趨勢,同時在蛋價觸底后,3季度價格上漲的拐點也多在6月中下旬及7月初出現,年度高點多出現在8-9月份,而中秋及國慶結束后,市場需求快速降溫,蛋價在10月份多有較明顯的下滑過程。
節日效應在雞蛋市場的具體表現為:需求的先增后減正常情況下,雞蛋人均消費量較為穩定,而雞蛋價格具有季節性特征,主要來源于節假日對需求端的影響。當節假日來臨前,終端對后市看強,對雞蛋的采購積極性提升,貨源流轉速度加快,雞蛋價格上漲,而當備貨結束后,市場則進入消化庫存的階段,貨源流通速度減慢引起庫存增加,從而引起價格下滑。根據數據整理發現,中秋節、春節這兩大傳統節日對雞蛋價格的漲跌幅度及時間長度的影響更明顯。其中需求端普遍對中秋節有上漲預期,多提前1-2個月進行儲備安排,隨后高價抑制消費,節日效應退場需求降溫,價格回落;而春節多為需求端對后市的避險預期,節前漲價時間短暫,跌價及磨底時間拉長,年內其他多數節假日前后價格多隨著需求小幅增減。
2024年同緯度的節假日對蛋價具有超前及反季節性影響2024年節假日因素對雞蛋價格仍有較明顯的影響,但部分節假日對價格的影響有不同程度減弱。主因蛋雞養殖量及養殖單體規模提升,供應結構穩定性增強,且多數大型規模企業配備冷鮮庫既可以應對跌價走貨困難,也能階段性改善部分時期貨源緊缺的程度。另外,業者心態在年內對價格的敏感度增強,主要表現在下游為鎖定利潤,對節日的備貨及降庫預期有超前心態,刺激部分階段雞蛋價格反季節的提前上漲與下跌。按照慣例,中秋前的上漲拐點多為6月底-7月初,但今年6月20日便啟動雞蛋價格上漲,且距離中秋節的時間有3個月左右。一方面是供應端穩定性的增強,另一方面也是流通環節競爭壓力增加,貿易商為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對預期行情的超前情緒傳導。整體而言,節日效應直接影響雞蛋需求變化,從而引起價格的漲跌調整,雞蛋季節性變化仍將是業者把握后市的重要理論工具之一,但部分階段節日效應也會出現超前及減弱的差異化表現,未來供應結構穩定性繼續增強,需求端情緒傳導或仍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