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轉涼,需求季節性增長,不過今年氣溫偏高,加之11月缺乏節日支撐,腌臘、灌腸也未開啟,需求改善幅度有限。下游購銷意愿不強,屠企以銷定宰,疊加秋冬季疫病防控難度加大,散養戶壓欄情緒偏弱,順價出欄為主,規模場月度出欄增量,供給充裕。市場延續供強需弱格局,之前的期現深貼水消化了供給環比增量預期,最近期現價格走勢分化,基差已大幅收斂,短期盤面更多跟隨現貨節奏。
截至11月12日,生豬出欄均價16.55元/公斤,較上周環比下跌0.46元/公斤。標肥價差-0.56元/公斤,較上周縮小0.13元/公斤。受制于需求增長緩慢,豬價持續回落至17元/公斤以下。養殖端壓欄情緒不高,認價出欄大豬,大豬跌幅快于標豬,標肥價差縮窄。仔豬出欄均價33.76元/公斤,較上周環比上漲2.6元/公斤。近期仔豬補欄情緒較之前有所回升,仔豬價格小幅回暖。不過進入冬季,疫病風險加大,加之市場對后市情緒謹慎,仔豬上行空間有限。
國元期貨認為,今年氣溫偏高,加之11月缺乏節日支撐,腌臘、灌腸也未開啟,需求改善幅度有限。下游購銷意愿不強,疊加秋冬季疫病防控難度加大,散養戶順價出欄為主,規模場月度出欄增量,供給充裕。
對于當前生豬生產形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祖力表示,從屠宰的數據可以看到,跟去年比大概下降7-8個百分點,消費下降可能降了5-6個百分點,這是因為價格漲上來了,也就是今年豬肉消費表現還是不錯的,消費降的原因是價格長漲。現在行業對明年預期比較悲觀,這跟產能處在綠色合理區間的上限有關。情緒整體是謹慎、理性克制。這是過去這幾年產能變化所帶來價格變化之間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從去年以來的產能變化所能夠帶來價格的上漲。根據它們之間對應關系,今年8月份全國月度均價已經到了20元以上,完成了產能去化所帶來生豬市場行情的好轉,行業今年獲得了不錯的利潤,至少跟去年比好了很多,行業現在壓力也減輕了很多。
華融融達期貨生豬研究員史香迎介紹,據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顯示,2024年11月8日當周全國生豬屠宰后均重為90.82公斤,較6月底宰后均重高點下降約1.66%。雖然市場降重力度還不是很大,但是相對較早的開始出欄,可以留給養殖端足夠的出欄時間,緩解春節前出欄壓力,有望打破“旺季不旺”的規律。換言之就是現下豬價和春節前豬價呈現微妙的“蹺蹺板效應”,現下市場降重降得越多豬價跌的越多,春節前豬價的預期就會越樂觀。
豬價近期走勢如何?華泰期貨表示,近期供應的快速增加導致現貨價格加速下跌。但由于盤面價格較低,生豬1月合約表現反而較為堅挺導致基差快速收斂。從目前市場供應壓力來看現貨價格仍有繼續下跌的空間,但由于盤面價格偏低,因此盤面壓力目前不是很大。如果下周現貨繼續下跌,基差收斂至800以內則會給到盤面一定的壓力。整體來看養戶們對四季度的價格還是較為樂觀。目前主要還需觀察消費的復蘇情況,冬至前還有一波二次育肥的出欄窗口期,未來供應增長較為明顯。預計短期生豬價格或仍將震蕩運行。
開源證券近日研報表示,2023年我國生豬養殖市場規模達1.3萬億元,行業周期性強易供需錯配,后非瘟時代豬價大波動弱化小波動增多。生豬養殖呈規模場占比提升、養殖重心南移、生產效率提升、落后產能長期持續去化的特點。2024Q4旺季生豬供給仍偏緊,生豬景氣延續。
正信期貨分析,11月下半月集團養殖企業順勢出欄為主,加之前期二育補欄豬源集中出欄,生豬供應整體寬裕。今年11月氣溫下降不暢,并且南方市場氣溫仍偏高,不利于腌臘活動的開展,腌臘季或有推遲,生豬需求端好轉或不及預期,對生豬價格提振幅度有限。
來源:中國畜牧業綜合國元期貨研究、華融融達期貨、同花順期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