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 年家禽養殖業發展現狀
(一)蛋雞養殖蛋雞存欄量持續增加,2024 年在產蛋雞存欄量呈持續增加趨勢,主要受養殖盈利可觀、補欄積極性高及壓欄惜售影響。據某資訊和陽光畜牧網等資料顯示,在蛋雞養殖行業中,在產蛋雞存欄量具有 3 - 4 年的周期性變化規律。自 2023 年開始,蛋雞養殖行業進入新一輪周期,并處在產能上升階段。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全國在產蛋雞存欄量約 12.87 億只,年內平均全國在產蛋雞存欄量約為 12.55 億只,同比增幅達 5.55%。雞苗銷量恢復性增長,適齡待淘蛋雞占比有限,綜合補欄和出欄因素,存欄量不斷增加。雞苗銷量是從增量的維度影響蛋雞存欄量。2024 年 1 - 10 月份新開產的蛋雞主要是 2023 年 9 月 - 2024 年 6 月補欄的雞苗,由于此時間段養殖盈利較為可觀,養殖單位補欄意向較高。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顯示,此時間段樣本企業雞苗總銷量為 43496 萬羽,同比增幅 7.06%。淘汰雞出欄量是從減量的維度影響蛋雞存欄量。2024 年 1 - 10 月,淘汰雞樣本月均出欄量達 247.36 萬只,同比增幅 16.00%。其中由于 1 - 2 月份進入淘汰期的蛋雞繼續增加,疊加 2023 年下半年惜售延淘的蛋雞,且臨近春節預期收益降低,養殖單位多積極出欄,使得此階段實際出欄量大于理論出欄量。其余時間段除清明節、中元節、中秋節前后等養殖單位出欄量增加之外,其他多數時間段由于蛋雞養殖盈利良好,出欄量整體處于偏低水平。年內整體來看,上半年淘汰雞出欄量整體多于下半年。綜合來看,2024 年 1 - 10 月份新開產蛋雞數量整體大于淘汰雞出欄量的數量,進而使得在產蛋雞存欄量呈現不斷增加趨勢。根據目前蛋雞存欄結構以及養殖單位補欄心態來看,2025 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仍有增加預期,且將增至周期內最高點。2025 年上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增幅較為明顯,主要是因為 2024 年下半年雞苗銷量同比有所提升,且 8 - 10 月份種雞企業的種蛋利用率多達 80% 以上,所以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新開產蛋雞的數量也將呈現增加趨勢。而從淘汰產能來看,由于養殖單位多集中在春節前出欄適齡蛋雞,節后待淘蛋雞有限,導致 2025 年上半年老母雞出欄量或整體處于相對低位。新開產蛋雞數量增加而老母雞出欄量有限,共同支撐 2025 年上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仍呈增加趨勢,且有望突破 13 億只水平。2025 年下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緩慢降低。由于上半年雞蛋供應相對充足,或對雞蛋價格產生利空影響,導致雞蛋價格處于相對低位,雖飼料成本同樣有下跌預期,但養殖盈利或不及業者預期,養殖單位補欄積極性不高,導致下半年新開產蛋雞數量或有限。加之養殖單位多集中在中元節以及中秋節前集中出欄適齡蛋雞,老母雞出欄量或有所增加,三、四季度在產蛋雞存欄量較上半年或有所下降,產蛋雞存欄量整體處于去產能階段,但由于目前淘汰日齡的普遍延長,去產能速率或有所下降,下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緩慢降低。
(二)白羽肉雞養殖我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迅速,國產品種占比大幅提升。2023 年屠宰量達 82.5 億只,山東和遼寧為屠宰大省。產業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低等優勢,目前正處于發展上升期。據國產白羽肉雞品種市場占有率升至 25.1% 的新聞報道以及相關研究報告可知,2023 年我國農業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取得突破,國產白羽肉雞品種市場占有率提升到 25.1%,為主要畜禽核心種源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撐。2023 年我國白羽肉雞全年屠宰量達到 82.5 億只,折合 1900 萬噸產品,全年國產祖代雞入欄占比接近 40%,父母代推廣量 1300 萬套。分省份看,山東和遼寧是白羽肉雞屠宰大省,2023 年的屠宰量分別為 35.4 億只、16.4 億只。我國白羽肉雞產業起步于 20 世紀 80 年代,通過引進國外優良品種,經過近 40 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白羽肉雞生產國之一。近年來白羽肉雞國產品種占比大幅提升,2021 年白羽肉雞三大國產品種通過審定,2022 年下半年正式開啟產業化推廣應用。目標是力爭到 2030 年,我國三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市場占有率超過 50%。據統計,2023 年我國祖代白羽肉雞種雞更新量為 128 萬羽,其中國產品種(圣澤 901 + 廣明 2 號 + 沃德 188)合計占比已達 42%。
(三)其他家禽養殖生豬養殖:德康農牧出欄生豬 402.61 萬頭,盈利 3.63 億元。上半年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豬價、黃羽肉雞價格上漲及飼料原料價格下調。德康農牧作為中國西南地區頭部豬企,2024 年 1 - 6 月出欄生豬 402.61 萬頭,通過生豬和家禽板塊雙輪驅動實現業績增長。上半年德康農牧營收 94.07 億元,凈利潤 3.63 億元。公司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上漲,主要是因為國內豬價、黃羽肉雞價格上漲,以及飼料原料價格下調,養殖成本降低。新牧網數據顯示,4 月末開始,豬價開啟新一輪上漲,8 月豬價突破 10 元 / 斤。此外,上半年飼料原料尤其是豆粕的價格持續維持低位,當前已跌至 3000 元 / 噸以下。德康農牧生豬完全成本持續下降,2024 年上半年完全成本為 7.1 元 / 斤,其中第二季度降至 6.9 元 / 斤,優秀區域公司已低于 6.33 元 / 斤。截至 6 月 30 日,德康農牧擁有 2 個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存欄核心種豬近 1.5 萬頭(含后備母豬和后備公豬),存欄純種豬 14.63 萬頭。目前,德康農牧擁有德康 E 系、德康 Z 系、德康長白、德康約克、德康杜洛克、德康二元等品種。黃雞養殖:德康農牧銷售黃雞 3984 萬羽,產量回調但平均售價增加。形成優質雞產業鏈布局,擁有多個知名品牌。2024 年上半年,德康農牧黃雞銷量達 3983.95 萬羽,與上年同期相比產量有所回調;平均售價為 37.7 元 / 只,而上年同期為 35.3 元 / 只。德康農牧深耕黃雞市場,現已形成優質雞保種、新品系開發、種雞苗生產和優質商品肉雞養殖的產業鏈布局,打造出 “嶺南黃”“御品鳳 ?”“香粵麻”“德鄉” 四大知名品牌,其中 “嶺南黃” 雞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國家農業主導品種。豬禽雙輪驅動,德康農牧 2024 年上半年整體毛利率達到 12.4%,上年同期為 -5.2%。中報透露,報告期內德康農牧商品豬、商品雞平均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 14.4% 和 11.9%。
二、2024 年家禽養殖業數據呈現
(一)畜牧業生產數據2024 年前三季度,家禽出欄量 98957.10 萬只,下降 1.4%;禽肉產量 141.21 萬噸,下降 2.2%;禽蛋產量 38.03 萬噸,增長 2.4%。從全國范圍來看,家禽養殖在畜牧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盡管出欄量和禽肉產量有所下降,但禽蛋產量的增長為家禽養殖業帶來了一定的亮點。根據各地的數據統計,如葫蘆島市農業農村局公布的信息,2024 年前三季度全市禽 9254.36 萬只,同比增長 5.94%;禽蛋 3.86 萬噸,同比下降 6.95%。平昌縣人民政府的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禽出欄 114.38 萬只,禽蛋產量 0.77 萬噸。百色市 2024 年上半年家禽出欄 2692.27 萬只,同比下降 1.9%;期末存欄 1963.51 萬只,同比增長 8.4%。這些數據反映出不同地區家禽養殖業的發展情況存在差異。
(二)蛋雞存欄與價格數據2024 年蛋雞存欄超 12 億羽,雞蛋價格春節后下跌,供過于求格局持續,年均價同比預計下跌。從全國整體情況來看,2024 年蛋雞存欄量處于較高水平。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 2 月 26 日(正月十七),中國雞蛋市場平均批發價為 4.31 元 / 斤,較 2 月 5 日(臘月二十六)的 4.86 元 / 斤累計跌幅超 11%。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024 年第 8 周春節期間市場流通滯緩,節后各環節以清理積壓庫存為主,供應端壓力較大,雞蛋價格下跌;全國蛋料比價為 2.32,環比下降 13.43%。按目前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蛋雞養殖每只虧損 4.78 元。具體來看,2024 年上半年淘汰雞出欄量或不及新開產蛋雞數量,在產蛋雞存欄量整體將保持增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2024 年雞蛋基本面供過于求格局將持續。近幾年蛋雞養殖行業新建、擴建現象普遍,預計 2024 年在產蛋雞存欄量將呈增加趨勢,產能或會繼續釋放,雞蛋供應也將進一步增加。雞蛋價格走勢方面,機構展望普遍看空。銀河期貨認為,明年雞蛋在產存欄量將繼續增加,預計明年雞蛋現貨價格受其影響以及較低的飼料成本對雞蛋現貨價格支撐減弱而處于較低位置。長江期貨表示,后疫情時代,雞蛋戶外消費有所增加,但在存欄恢復預期下,預計蛋價高點或有所下移。國投安信期貨指出,2024 年雞蛋價格的驅動在供應端和成本端,對明年蛋價預期悲觀。瑞達期貨認為,由于前期補欄量相對較好,上半年產能有望維持高位,整體供應較為充裕,今年蛋價回落幅度有望高于往年同期,下半年隨著中秋和國慶的提振,蛋價有望低位回升,但預計全年蛋價整體水平將低于上年同期。正信期貨認為,2024 年一、二季度,雞蛋市場仍面臨新開產增多帶來的供應面的壓力,在產蛋雞存欄量達到近三年高位水平。此外,從短期來看,2024 年第 43 周,我省雞蛋價格繼續上漲,小幅回升,再次升至 “10 元” 區間。本周雞蛋價格小幅回升,主要是階段性供給趨緊,蛋價小幅上行。供給端,近期老母雞淘汰出欄量有所增加,處于過去兩年同期高位,一定程度抵消產蛋率上升帶來的壓力。需求端,臨近 “雙十一” 商超、電商存在一定補庫需求,雞蛋價格順勢回升。但后市預計短期雞蛋價格或趨穩震蕩為主,當前正值季節性消費淡季,加之蔬菜價格回落,豬肉價格持續疲軟,終端市場對高價蛋抵觸情緒較高,雞蛋替代需求有限。2024 年 11 月 19 日,全國雞蛋平均價格為 10.08 元 / 公斤,價格區間在 7.20 元 / 公斤至 17.20 元 / 公斤之間。綜上所述,2024 年蛋雞存欄超 12 億羽,雞蛋價格受供過于求格局持續影響,難有亮眼表現,年均價同比預計下跌。
三、2025 年家禽養殖業發展預測
(一)蛋雞養殖2025 年存欄量或呈先增后降趨勢,上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增幅明顯,有望突破 13 億只水平;下半年因雞蛋供應充足利空價格,養殖盈利不及預期,存欄量或緩慢降低。根據某資訊及眾多業內人士分析,2024 年下半年雞苗銷量同比提升,且 8 - 10 月份種雞企業的種蛋利用率多達 80% 以上,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新開產蛋雞的數量將呈現增加趨勢。同時,由于養殖單位多集中在春節前出欄適齡蛋雞,節后待淘蛋雞有限,導致 2025 年上半年老母雞出欄量或整體處于相對低位。新開產蛋雞數量增加而老母雞出欄量有限,共同支撐 2025 年上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仍呈增加趨勢,且有望突破 13 億只水平。然而,2025 年下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緩慢降低。由于上半年雞蛋供應相對充足,或對雞蛋價格產生利空影響,導致雞蛋價格處于相對低位,雖飼料成本同樣有下跌預期,但養殖盈利或不及業者預期,養殖單位補欄積極性不高,導致下半年新開產蛋雞數量或有限。加之養殖單位多集中在中元節以及中秋節前集中出欄適齡蛋雞,老母雞出欄量或有所增加,三、四季度在產蛋雞存欄量較上半年或有所下降,產蛋雞存欄量整體處于去產能階段,但由于目前淘汰日齡的普遍延長,去產能速率或有所下降,下半年在產蛋雞存欄量或緩慢降低。
(二)白羽肉雞養殖父母代種雞銷量仍處高位,2025 年白雞供給預計較為充足,供應鏈各環節利潤有望分化,看好父母代種雞和商品代雞苗環節盈利。2025 年農林牧漁行業投資策略指出,白羽雞養殖中,2024 年父母代種雞銷量仍處高位,2025 年白雞供給預計較為充足,靜待消費持續復蘇。供應鏈各環節利潤預計有所分化,看好父母代種雞和商品代雞苗環節盈利。相關標的如圣農發展、益生股份等。圣農發展 2025 年,圣農白羽雞 10 億羽,父母代銷售 2000W 套,白羽雞平均每個掙 2 元,父母代每套凈利 15 元,食品端凈利 5 - 6 億。目前對于圣農合理估值在 350 - 550 億之間,波動看市場情緒,新高是時間問題。同時,獨家系列更新的數據顯示,2024 年 9 月份,白羽肉雞祖代引種更新量為 13.80 萬套,環比增幅 40.82%,同比增幅 130.00%;白羽肉雞父母代雞苗銷量為 554 萬套,環比減幅 10.58%,同比增幅 6.91%。2024 年 1 - 9 月份,白羽肉雞祖代引種自繁更新量共累計 109.20 萬套,同比增幅 12.48%。2024 年 1 - 9 月份,白羽肉雞父母代雞苗銷量共累計 5193.68 萬套,同比增幅 5.87%。9 月份父母代雞苗銷量減量的主要原因是受 2023 年 11 月 - 12 月美國安偉捷公司引種斷檔影響,疊加國產品種前期祖代種雞更新量亦有減量,致使現階段整體父母代雞苗供應量減少。結合近日市場調研,10 月份美國祖代種雞引種量存在增量預期;父母代雞苗銷量也有小幅增量趨勢,同時,在父母代雞苗價格方面,從今年 3 月份開始呈逐月漲價趨勢,截至 2024 年 9 月份,白羽肉雞父母代雞苗成交均價漲至 54.87 元 / 套;而現下各家企業計劃基本順暢,父母代苗價仍存高位支撐。
四、2025 年家禽養殖業投資風險
(一)產業化能力較弱中國家禽飼養行業面臨產業化能力較弱的投資風險。近年來,盡管家禽養殖市場規模相對穩定,存欄量保持增長態勢,但行業整體的產業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從產業鏈上下游來看,雖然上下游正在不斷完善,但仍存在諸多問題。上游方面,禽苗育種、飼料生產、技術服務等產業的發展對家禽養殖至關重要,但目前這些領域的產業化程度不高。例如,禽苗育種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競爭格局較為分散,難以滿足大規模養殖的需求。飼料生產方面,雖然工業飼料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細分市場發展仍不均衡,部分飼料產品質量不穩定,影響家禽的生長和養殖效益。技術服務方面,行業對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相對滯后,無法及時為養殖戶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中游家禽養殖環節,養殖戶多以小規模分散經營為主,缺乏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模式。這種經營方式導致養殖成本較高,生產效率低下,同時也難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小規模養殖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抗風險能力差,一旦遇到市場波動、疫病等問題,容易遭受重大損失。下游方面,家禽產品正向著深加工和精細化的方向發展,但目前深加工產業的產業化程度不高,產品附加值提升有限。同時,零售批發、商超、電商、餐飲等消費渠道的整合度也較低,導致銷售環節成本較高,影響了整個產業鏈的效益。綜上所述,產業化能力較弱是 2025 年家禽養殖業投資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需要行業各方共同努力,加強產業鏈整合,提高產業化水平,以降低投資風險。
(二)價格周期延長2025 年家禽養殖業投資面臨價格周期延長的風險。盡管目前中國的養殖業正在逐步恢復生產,但豬瘟造成的生豬損失較大,在短時間內無法彌補。因此,家禽肉類填補豬肉缺口仍需一段周期,這使得家禽肉的價格將維持一段時間的上漲或者高位運行,價格周期延長。一方面,生豬存欄量仍在下滑,豬肉供應不足,消費者對家禽肉的需求增加,推動家禽肉價格上漲。然而,家禽養殖業的產能調整相對滯后,短期內難以快速增加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導致價格上漲趨勢持續。另一方面,家禽養殖成本也在影響價格周期。飼料價格、人工成本等因素的波動,使得家禽養殖成本不穩定。例如,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會直接增加養殖成本。同時,疫病防控、環保投入等也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這些成本的上升可能會傳導至家禽產品價格上,進一步延長價格周期。此外,市場供需關系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價格周期延長的風險。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國際貿易形勢的波動等因素,都可能對家禽產品的供需關系產生影響,從而延長價格周期。綜上所述,價格周期延長給 2025 年家禽養殖業投資帶來了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合理評估風險,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
(三)人造肉沖擊養殖業2025 年,人造肉對家禽養殖業的沖擊不容忽視。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造肉已經實現了產業化,替代真實肉類成為現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人造肉主要分為三種:一是純粹的素食,以美國的 beyond meat 公司為代表,主要原材料是大豆,通過工程師研發團隊的實驗,開發出口感和外形都和牛肉非常相似的產品,可用于漢堡、牛排等烹飪用途;二是看起來帶血的 “人造肉”,典型代表是 impossible foods,主要食材仍然是大豆等植物蛋白質,但從大豆中提取出豆血紅蛋白分子加入到人造肉中,使口感更接近真實肉;三是基因技術培育出來的 “人造肉”,目前仍處于實驗室階段,成本高昂。人造肉的出現具有諸多優勢。從環保角度看,牲畜養殖對環境污染破壞大,如肉牛養殖是溫室氣體排放的第二大來源,養豬會產生大量廢水。而人造肉可以緩解因畜牧業生產造成的森林砍伐、水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此外,人造肉可以人工控制成分,脂肪、熱量等不健康成分遠遠低于真肉,對養生的吃貨有吸引力。目前,人造肉已經到了產業爆發的臨界點。相關股票上漲厲害,如 beyond meat 的股價上市至今暴漲 220%,其投資人當中包含影視明星小李子、比爾·蓋茨等;李嘉誠也投資了 impossible foods。就連 A 股也在跟風炒作人造肉概念股。雖然短期內人造肉對家禽養殖業的影響有限,但從長遠來看,如果人造肉技術逐步提升,尤其是基因技術培養的人造肉成本降低,可能會對家禽養殖業產生重大沖擊。例如,如果人造肉替代率達到 10%,就有可能導致生豬、肉牛等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家禽產品價格也可能受到影響。綜上所述,人造肉沖擊養殖業是 2025 年家禽養殖業投資面臨的潛在風險之一,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人造肉行業的發展動態,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來源:飼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