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養殖盈利恢復,大型養殖集團補產能較為積極,帶動12月份能繁母豬存欄量增加至年內最高位;2025年伴隨著養殖盈利縮水,大型養殖集團或放緩產能調整腳步;而考慮到盈利空間,中小型養殖企業或延續短線操作。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月8日,自繁自養養殖盈利為310.13元/頭,較年內盈利最高值(918.75元/頭)縮水608.62元/頭。養殖盈利降低,或導致養殖端對2025年行情預期發生轉變,進而調整產能結構。
機構普遍預計,2025年豬價的波動區間會較2024年進一步下降,預計將在13元/公斤至16元/公斤區間波動,顯著低于2024年的13元/公斤至21元/公斤價格運行區間。
展望2025年,行業預計生豬供給依然充裕,全年豬價小幅低于2024年,行業仍能保持正向收益。
對于2025年豬價走勢,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研究員朱增勇分析稱,盡管2024年母豬存欄量較上年小幅下降,但由于能繁母豬效率提升,一定程度上生豬供給能力依然保持較高水平,2025年生豬供給依然比較充裕,但消費需求相對清淡,預計全年豬價小幅低于2024年,全年看仍能保持正向收益,但收益低于2024年,同時可能還存在階段性虧損且年度高價將明顯低于2024年。
朱增勇認為,從中長期來看,2025年的生豬均價可能在13.6-15.3元/公斤之間。2025年上半年生豬供給充裕,下半年隨著消費需求的恢復,豬價會逐漸向好。從全年來看,豬肉消費需求穩定,生豬市場還是會保持一定的盈利。2025年不適合二次育肥,養殖場戶應降低體重及時出欄,避免壓欄。
朱增勇表示,2025年生豬供給能力可能較2024年有所提升,生豬均價將較2024年的17.08元預計下降10%~20%。一方面是2024年5月份開始,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持續回升,從3986萬頭增至11月份4080萬頭,預計12月份仍呈增勢。另一方面是2024年養殖效率的提升,帶動PSY提升0.5-1頭,意味著單位母豬能夠提供更多商品豬。另外,2024年以來生豬供應能力的快速提升,8-12月原本對應著前期母豬存欄低位水平,但是在高豬價的刺激下,行業通過“母豬商轉繁、二次育肥乃至三次育肥”等方法,也能快速提升產能。
中信建投期貨養殖分析師魏鑫認為,2024年高利潤窗口期過后,2025年行業或面臨養殖利潤回歸后的低利潤階段,受到供給側持續恢復的影響,現貨價格存在向養殖成本回歸的驅動,2025年全年預計呈現低利潤或階段性虧損特征。目前,國內生豬市場向頭部集中的趨勢尚未結束,未來行業仍有較長一段時間的爭奪份額階段。
近年來,隨著產能溫和回升、養殖效率提升以及企業成本競爭加劇,“韌性生長”成為眾多生豬養殖企業2025年的經營關鍵詞。
“所謂韌性生長,就是企業要在不確定性環境中,不斷提高自身適應性和恢復能力,在危機中尋找新機遇?!眹鴥饶愁^部生豬養殖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不僅要求企業有經營戰略的定力,還要做到戰術靈活,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
溫氏股份總經理黎少松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增強在經營成本方面的把控,繼續降低負債率,保障生產經營長期穩定。根據初步規劃,2025年溫氏股份全年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目標為6.5元/斤以下。
“溫氏股份將通過多項措施進一步降本,其中,提升種豬性能、精益內部管理等是主要方向,公司當前在這些方面也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同時,公司將持之以恒用科技賦能,進行數字化轉型?!崩枭偎烧f。
在2024年12月中旬舉辦的2024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表示:“堅持創新領先,不僅要打造自己的基本功,更要實時關注創新,讓創新給我們帶來利潤?!?
據介紹,2024年牧原股份借助AI技術,研發智能養豬裝備,通過分析各項智能化裝備所收集的采食量、溫度、濕度、豬病等數據信息,建立起智能養豬系統,讓養豬更加標準化、簡單化。
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公司優秀場線的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1.38元/公斤,未來公司會持續加大智能化設備的研發投入,提高人員養豬的生產效率和勞動效率。
東興證券認為,成本是豬企能否實現行業超額收益和長期成長的核心要素,并且成本因素在周期下行期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未來幾年,豬企表現將有明顯分化,具備成本優勢的企業有望維持溫和擴張,而落后產能將進一步淘汰。
來源:上海證券報、卓創資訊、中國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