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在產能調控和市場調節的共同作用下,春節前養殖場(戶)抓住“窗口期”加快出欄,春節期間豬肉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1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趨近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域上限,新生仔豬數量和中大豬存欄量也處于高位。受生產慣性增長與消費淡季共同影響,預計春節后豬肉供應可能會階段性過剩、豬價季節性下跌。
春節期間生豬市場供需兩旺,養殖保持正常盈利。在節日消費旺季,養殖場(戶)積極出欄,豬肉市場供應充足。據監測,1月份,生豬出欄量環比增長7.9%,同比增長6.1%;生豬平均價格每公斤16.61元,環比下降0.2%,同比上漲14.4%;出欄一頭生豬平均盈利222元。2月第1周,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平均價格每公斤28.24元,比前一周微降0.2%,同比上漲8.3%。
仔豬價格高位運行,母豬調減不及預期。由于普遍看好今年三季度市場行情,養殖場(戶)根據6個月的育肥周期,提前半年行動,增養補欄的意愿較強。還有一些飼料企業采取外購仔豬育肥的方式快速向養殖端延伸,進一步推高仔豬行情。當前仔豬價格已連續7周上漲,7公斤仔豬報價普遍超過每頭560元,出售仔豬頭均盈利達到300元左右,大于目前生豬全程養殖的頭均盈利。
在較好的效益刺激下,養殖場(戶)主動調減產能意愿不強。據監測,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62萬頭,為3900萬頭正常保有量的104.2%,已經趨近105%的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域上限。
春節后消費淡季,豬價或將季節性下跌。2009年有監測數據以來的16年中,只有4個產能嚴重不足的年份春節后生豬養殖能夠保持盈利。受春節后產能較為充足影響,當前全國生豬平均價格每公斤已較節前回落1元左右。從中大豬看,1月份全國5月齡以上中大豬存欄量環比下降5.9%,可在一定程度減輕春節后供應過剩的壓力,但存欄量同比增長1.1%,尤其是全國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同比增長4%,2、3月份生豬出欄壓力仍然較大。從新生仔豬看,2024年8月份至2025年1月份新生仔豬數量比上年同期增長2.5%,按6個月育肥周期計算,2—7月份肥豬出欄量將明顯增多。考慮到能繁母豬生產效率和仔豬存活率的提升,后市生豬供應量可能更多,疊加飼料價格低位運行減輕了成本壓力,若豬肉消費不出現明顯增長,上半年生豬平均價格將低于2024年同期。
“針對產能趨于合理區域上限和今年春節后豬價可能出現季節性下跌的問題,農業農村部從2024年9月初即開始針對性預警,加強逆周期調控,引導養殖場(戶)特別是龍頭企業科學把握生產節奏,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平抑了春節前豬價,也減輕了節后市場壓力。”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做好生豬生產監測預警和產能調控各項工作,積極推動豬肉市場供需適配,切實穩定生豬生產。一是繼續引導養殖場(戶)在春節后價格下行期順勢出欄肥豬,避免盲目壓欄加大后市供應壓力。二是對產能增加較多的頭部企業開展窗口指導,引導適當降低出欄均重、加大低產母豬和弱仔豬淘汰力度,防止逆市場行情擴張產能。三是配合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在春節后豬價下行期“多收少放”,下半年價格回升時“少收多放”,減小豬價波動幅度。四是抓好“春防”工作,落實疫病監測、免疫預防、應急處置和區域化管理等常態化防控措施,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的底線。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