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政策 » 正文

糧食收購政策調整意味著什么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在我國北方糧食主產區,一年一度的秋糧收購已經開秤月余。與難見往年那種馬拉車馱忙售糧的情景相對應的是,精打細算的農民發現,跟去年比,今年保護價糧食的收購“門檻”又明顯高出一步,即水稻、玉米的保護價有所下調,保護價糧食的質量標準更加嚴格,保護價糧收購范圍開始縮小。
    按照黑龍江省今年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出臺的糧食收購政策,玉米每公斤標準品價格由上年的0.91元下調至0.84元,水稻每公斤標準品價格由上年的1.16元下調至1.06元;同時,省里還對保護價糧食質量標準、計價辦法、收購區域范圍進行了調整,質量指標更加嚴格,收購范圍明顯縮小。
    這一系列的變化意味著什么呢?隨著糧食供求形勢發生變化,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糧食購銷市場化已迫在眉睫。近5年來,國家陸續調整了保護價糧食的收購品種。在黑龍江省的四大主栽糧食作物中,大豆、小麥先后退出了保護價,但為了保證產區農民的種糧收益,玉米、水稻兩大作物的保護價收購一直延續了下來。
    保護價收購在某種程度上“誤導”了農民生產。據黑龍江省農調隊對1997-2001年全省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抽樣調查,前兩種作物因實行保護價收購等原因,5年畝均收益均在百元以上,而退出保護價范圍的大豆畝均收益則在百元以下。由于水稻比較效益高,黑龍江省三江平原地區水田增加迅速,但因品質較差,糧食收進糧庫后基本都積壓了。但因有保護價墊底,這一地區的水稻生產勢頭不減。以黑龍江省為例,全省庫存糧食中有一半是水稻,由于壓在庫中逐年陳化損失巨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大豆本是國內唯一短缺、沒有積壓的大宗農產品,且黑龍江省種植大豆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世界最佳,但因種植比較效益低,農民對種大豆始終熱情不高,大豆種植面積也一直波動起伏較大。
    一些專家尖銳指出,我們一方面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倡導農民種大豆,另一方面卻對本來過剩的玉米、水稻實施保護價收購,這等于是向農民發出了指向截然不同的兩個信號,這怎么能達到引導農民面向市場調優結構、提高品質、增加收入的目的呢?
    正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國家提出要在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調整糧食收購政策。黑龍江省按照國家規定并從銜接好比鄰省區價格水平出發,制定出了今年秋糧收購質價政策。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