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國玉米總產量約在1.14億噸左右,因此,在供給總量上將減少5%左右;從庫存方面看,經過2002、2003年兩年的“促銷瀉庫”,2004年,我國玉米的庫存數量將繼續呈現下降趨勢;在糧源的掌握上,2004年我國糧食市場化步伐繼續加快,我國庫存陳糧、陳化糧的處理數量逐漸減少;從糧源的掌握和儲存方式上,國有糧食企業保護價糧收購數量將會繼續減少,市場糧收購將會增加。
值得市場關注的是:1)飼料、玉米深加工企業對糧源的采購將會加大,企業“零庫存”現象將會徹底改變,用糧企業直接到產區直接收購,玉米購銷環節將進一步減少;2)國有糧庫和地儲糧庫除了完成國儲、地方儲備任務外,對糧源的采購上將會減少,市場經濟的杠桿將進一步在糧食購銷上發揮作。3)主產區糧食市場將全面放開,產區國有糧食企業將面臨更嚴峻挑戰,“老糧”問題處理有加速運作的可能。4)考慮到2004年玉米國際、國內玉米市場的進一步接軌,我國可能進口部分玉米,南方銷區供給可能因此增加,但是,區域間供給不平衡現象仍會出現。
2、我國玉米需求結構將繼續發生變化,需求亮點將集中在飼料和深加工產品上。
我國玉米需求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飼料、出口、玉米深加工、食用和種子等幾個方面的數量變化上。2004年,我國玉米總需求將繼續呈現旺盛增長態勢。在飼料需求方面,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人口的不斷城市化,肉、蛋、奶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而作為配合飼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玉米(60%)的需求量將會繼續增長;在出口方面,2004年我國玉米出口政策將隨著國內、國際市場玉米供需的變化出現相應的調整,玉米出口補貼將可能取消,在數量上將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狀況決定;在玉米深加工方面,我國玉米深加工行業對玉米需求潛力巨大,玉米主產區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將更加重視和發展玉米深加工行業,玉米深加工品種、數量將會發生變化。另外,產區利用玉米生產燃料乙醇,燃料乙醇項目對玉米的需求將成為2004年玉米需求的又一亮點;在食品需求方面,玉米新食品的開發和食物結構的調整,使得玉米食品需求有所增加;種子需求將相對穩定或略有增長。
3、2004年我國玉米價格整體將上一個新臺階,價格主要受供需變化影響將更加明顯。
2003年10月之后,由于供需結構的區域性失衡和運輸不暢,造成我國玉米價格跳躍性上漲行情的突現。2003年,主產區吉林、遼寧和黑龍江玉米保護價分別提高0.45元/斤、0.46元/斤和0.44元/斤,比2002年保護價提高0.02元/斤,使得主產區玉米價格整體水平將上一個新臺階。從市場實際操作上看,2003年市場糧購銷價格遠遠高于保護價水平。在新玉米收購之初,產區新玉米的收購形勢就異常嚴峻。吉林省市場糧平均價格在0.51-0.54元/斤(水分14%),高于保護價0.06-0.09元/斤,新玉米購銷價格的上漲,使得玉米購銷價格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也增加了國有糧食企業保護價玉米的收購難度,提高了國儲和地方儲備玉米的入庫成本。2004年,我國玉米購銷價格震蕩幅度將會加大,市場價格與市場供需聯系將更加緊密。
4、其他糧食品種的比價價格效應和國際市場供需變化將加劇玉米價格震蕩幅度。
2003年10月以來我國玉米價格突發上漲的原因一方面是區域性供需失衡,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其他糧食品種間的比價效應的強烈影響。大豆、豆粕、豆油以及稻谷等糧油品種的價格變化影響著玉米價格的走勢,各糧食品種間的比價效應同樣影響著玉米的價格,種植玉米與種植其他糧食品種的收益比價對玉米的種植面積、產量和市場價格將產生影響。從各品種間比價分析,預計玉米價格仍有繼續上漲的空間。
5、我國玉米出口政策的變化對供需產生影響。
由于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庫存下降、產不足需現象加劇和玉米供需拐點將要臨近等因素,在2004年,我國玉米的出口政策做出相應的調整將是明智之舉。由于我國玉米繼續大量出口和停止出口都不足取,因此,在權衡我國玉米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及相關利益之后,根據國際、國內市場價格變化,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有必要對我國玉米“北出南進”戰略進行科學實施。同時,在玉米進出口方面,美國玉米出口對國際市場的影響是值得關注。如果2004年中國玉米出口減少,那么,美國玉米在國際糧食市場的霸主地位就更加鞏固,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就會處于較高水平上;如果中國自產玉米供給繼續減少,國內飼料和深加工企業生產過分依賴進口玉米,那么,在國際市場上,由于壟斷對玉米價格的影響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的采購,影響到國內玉米的種植和價格的相對穩定。
預計,2004年,我國玉米出口政策將會調整,國家可能減少財政上對玉米出口的支持,出口數量將會受到影響。2004年,我國玉米庫存仍將繼續降低,主產區繼續“促銷瀉庫”解決“老糧”問題的步伐加快,因此,我國仍具有一定的出口潛力。我國玉米出口價格及走勢將進一步與國際市場趨同。盡管中國將取消對玉米出口的財政支持,但是,出口企業仍能夠享受出口退稅等其他優惠政策,我國玉米的地域優勢還在,我國玉米質量不斷提高,非轉基因玉米對亞洲各國的吸引力仍在。在進口方面,中國2004年私營玉米進口配額申請總量達到了227.7萬噸,如果在2004我國玉米出口急劇減少,可能對國內玉米價格產生一定影響,影響玉米價格上漲的幅度。
6、2004年我國玉米的種植和收購政策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
2003年10月,我國糧食整體價格的上揚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在2004年,我國政府在鼓勵種植、保護耕地、退耕還林等方面的政策性因素都將做出相應轉變。一方面,2003年農民種植玉米的收入提高。另一方面市場化步伐加快,國家對主產區農民實行直補;另外保護價水平提高,市場放開,農民有了多種賣糧的選擇權。這些政策性的引導和市場化的作用對2004年玉米的種植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綜上所述,2004年影響我國玉米價格的因素多多,除上述我們重點分析的因素外,國際市場玉米價格及供需變化、各種突發性疫病隨時都會作用于玉米市場,隨時會影響玉米價格的運行軌跡,影響玉米價格上揚的速度。通過綜合分析,筆者認為,2004年我國玉米區域間的供需不平衡現象將更加突出,仍將是價格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2004年我國玉米價格震蕩上揚的總趨勢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