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個國家經過談判后簽署了一項協議,這項協議要求供應國就諸如玉米、棉花和大豆等轉基因產品船貨提供詳細的信息,以便進口商決定是否接受,而不是任出口商為所欲為。
對于轉基因產品貿易商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賠償和強制措施方面,這些國家還制定了相關明細條款。
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一周會議上,埃塞俄比亞談判代表Tewolde Egziabher代表許多發展中國家發言,他高度強調了責任的重要性。Egziabher稱,不僅對于賠償方面重要,而且也出于謹慎方面的考慮,我們必須強制出口商承擔責任。
他表示,轉基因工程主要由私營集團開發研究,而不是公共機構,這意味著政府的風險評估和調查研究更為重要。也會有人說,我們已經在生物科技方面花費了這么多的獎金,即使不能保障完全安全,我們也應該商業化轉基因產品。
聯合國通過了卡塔赫納生物安全協議,不過美國和澳大利亞是沒有簽署這一協議的主要農業大國,這兩個國家表示歉意稱,他們很難付諸于實踐。
這項談判旨在遏制國與國之間轉基因產品貿易所引發的潛在風險。不過美國和澳大利亞都選擇不簽署。
美國談判代表Deborah Malac帶領的代表團一周來都在面臨著來自各國的指責。Deborah Malac表示,進口國歪曲了這一協議。她稱進口國在沒有真正理解的情況下做出了一些決定,我們不得不容忍這一現象。
轉基因產品的反對人士表示,目前轉基因產品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食品方面還不清楚,而支持人士稱,人類一直對生物科技進行完全的測試。多年以來,在生物安全方面一直與美國存在分歧的歐盟對周五的結果表示歡迎。
歐盟談判代表Christoph Bail稱,本次會議可能已經有些偏激,不過各國簽署的協議是合理的??赡苓@將讓行業人士覺悟,以后很難避開此事。
據促進生物科技的ISAAA稱,去年世界轉基因農作物耕地面積提高到了6770萬公頃,主要集中在美國和阿根廷,加拿大、巴西、中國和南非也播種轉基因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