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關于"銀行從4月27日到五一期間停止發放任何企業和個人貸款"的傳言讓很多人坐臥不安。為此,銀監會昨天正式發表了三條"窗口指導精神",對該傳言進行了表態。不過許多業內人士還是估計,銀監會首次如此直接地采取措施,可能意味著金融監管部門近期還有可能出臺更為嚴厲的措施,而下一步最有可能的就是在5月份加息。
三條"窗口指導精神"嚴控貸款
銀監會三條"窗口指導精神"包括:
一、針對目前一些商業銀行貸款擴張較快的情況,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在五一長假前不要突擊發放5月份的貸款,但對于已經簽訂貸款合同的,要嚴格按照貸款合同要求發放貸款。
二、對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的項目,要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對于煤炭、電力、石油、運輸、供水等公共設施、基礎設施項目,要給予重點傾斜。
三、各商業銀行要轉變觀念,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資本充足和充足撥備的審慎管理理念,修改完善對分支機構的考核指標,強化資本約束機制。
傳言并非空穴來風
在整個表態中,銀監會發言人強調,凡與上述精神不符的消息都是不準確的。但是記者隨后對幾位銀行界人士采訪中發現,他們都一定程度上承認曾有此事。一家股份制銀行的人士表示,4月27日總行曾接到監管部門的相關電話。而《重慶日報》也報道說,27日下午5點左右,一家銀行重慶分行接到總行轉發主管部門特急文件,要求立即停止一切貸款,包括對企業和對個人的貸款。下一步如何做,五一節后等進一步通知。該人士還說,以"硬著陸"方式叫停一切貸款,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監管部門緣何對貸款采取"急剎車"?有金融專家分析,為防止投資過熱、貸款增長過快,央行和銀監會煞費苦心;提高房地產開發貸款門檻;三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從6%提高到7%,再到7.5%;對部分城市五大行業貸款進行調查;宣布實行差額準備金率等。而這些政策的效力顯現還需要時間,采取嚴控措施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銀監會此舉到底是什么原因,目前很難評判。
下一步會不會是加息?
其中,4月25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對未來政策走勢已經有所預示。吳曉靈說:"中國人民銀行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是善意的、溫和的,希望各有關部門自覺控制,以免矛盾激化,導致央行采取大家不愿看到的更強硬措施。"她還警告說:"不要因為央行現在出手還比較溫和,就想趁這個機會趕快"干一把"(加緊投資),導致經濟出現大的波動,造成今后的政策更加嚴厲。""不要和央行博弈,大家應同舟共濟"。
央行今后更加嚴厲的政策會是什么,許多業內人士都在猜測。有關專家分析說,要防止通脹,控制經濟過熱,需要推出新的利率政策。特別對于房地產等行業來說,提高存款準備金的影響畢竟是間接的,提高貸款利率作用會更明顯。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已有幾種"更嚴厲強硬措施"的方案,其中一種方案就是先提高貸款利率,有可能在5月份實行。而此輪調整過后,有可能導致各地房價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