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政策 » 正文

防“過熱”繞開匯率前行?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去年下半年,中央已經對局部投資過熱發出警示,但中國第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仍創43%的新高。關于國內經濟發展開始過熱的爭論一下子又熱了起來,央行也采取各種措施來為經濟“降溫”,但所有的措施都非常謹慎地避免涉及利率與匯率問題。眾多專家學者都認為,由于利率的牽涉面太廣,現在更應該考慮的是匯率問題。

  而對于人民幣匯率問題,國內專家見仁見智。日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張陶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任若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了對話。

  人民幣是否有升值的實力

  張陶偉:人民幣是否升值,引起了很多的爭論,我的觀點基本上是,一個就是人民幣是否升值本身是一種利益的調整,應該說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第二個觀點就是,我認為人民幣在近期有升值的壓力,但是人民幣沒有升值的實力。

  楊帆:我是認為人民幣應該升值了,在三四年之內,大概有30%左右的升值空間,至于好處壞處,首先要確定升值的必然趨勢,完了再想辦法,去趨利避害。同時,人民幣升值有實力。因為現在的升值壓力是長期以來,中國的經濟,特別是技術水平提高的速度實際上快于美國,再加上我們的整個物價水平還是比較低。

  任若恩:你有什么證明中國的技術水平提高比美國快呢?

  楊帆:這個當然了,因為從中國的進出口上就可以看出來。這15年來,我們通過引進外商直接投資,主要引進是它的技術和設備,這個雖然不是原創的,但它確確實實使技術速度提高得快。

  人民幣升值VS百姓生活

  任若恩:這個問題不可能有一個簡單的回答,原因是什么?首先要決定你現在的財產是用什么貨幣形式表示的,很可能你手里有好幾種貨幣,如果你有好幾種貨幣,那我就要問,你每一種貨幣占的比例差不多是多少?

  現在一般的老百姓拿的都是人民幣,那么升值之后,這還有第二個問題,在于你怎么去花這個錢,如果你掙的是人民幣,然后你所有的錢都花在中國國內,這個匯率變不變,對你其實沒有任何關系。而如果你掙的是人民幣,你又非要到外國去花錢。匯率的變化就會對你發生影響。

  張陶偉:我補充一下,因為中國的老百姓,現在很多的消費品,包括一些工業品有很多都是進口的,所以實際上是,我們還在用人民幣消費國外的資產,所以短期來講,如果人民幣升值的話,老百姓兜里的錢就更值錢了。

  但這只是一個賬面意義,其實對一個經濟體而言,它并不完全考慮個人兜里的貨幣,升值之后,相對于別人的增值,更重要的就是要考慮長期的經濟政策、就業的水平。如果我們現在東西升值了,等到我們哪天失業了,你賺不到這個錢的時候,那這個升值有什么意義?所以短期來講,升值了,我們已有的錢就變得更值錢了,但事實上,由于這個原因,我們的出口可能受到打擊,或者是我們的經濟蕭條了,如果經濟上蕭條了,我們掙不到錢時,這個值錢不還是沒有意義嘛。

  楊帆:談匯率不是談汽車和住房,或者談消費品問題,匯率問題就是匯率問題,不要強往老百姓身上扯,主要是個投資者的問題。

  張陶偉:我覺得實際上匯率和老百姓是息息相關的,它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事實上我們國家是加工品出口比較多,匯率10%的波動,實際上可能是出口利潤的10%全都沒了。這樣就會面臨失業問題,所以說匯率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

  楊帆:匯率問題是不能把進口和出口分開來談,出口和進口在中國是一回事,不是兩回事。你們老是考慮居民的問題,我覺得不是很重要的,匯率問題和投資關系最大。

  匯率是一個宏觀經濟綜合指標,它是涉及人民幣外幣價格問題,它首先會涉及進出口,然后是涉及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國家投資資本的流動,這些都涉及之后,是涉及各個產業,直接到老百姓這一步,還差得很遠,它給老百姓的影響,是通過投資者的變動來影響的。因為匯率不是一個消費品,它是金融的一個核心價格問題。

  所以說無論升還是不升,升的預期是變不了的。這樣就造成大家把外幣都不斷地賣給政府,完了換成人民幣,再拿人民幣去買房子。這是很不合算的一件事,對政府也不合算。

  任若恩:我同意匯率是一個宏觀的綜合的指標,但既然是宏觀問題,我們人人都生活在里頭,它怎么會跟我們沒關系呢。

  張陶偉:而且我認為,如果還是按照粗放式經營的話,其實人民幣已經不是升值的問題,是要貶值的問題。實際上現在中國的經濟狀況并不是一種很良性的狀態,所以匯率事情還是慎重為妙,不要輕易說升,也不要輕易說貶,一切都要把我們其它的工具,使用盡了之后,再來看。

  中國經濟內外不平衡VS匯率波動

  任若恩:國家的宏觀問題,我們就把它簡化為兩個最簡單的東西,一個是看它對外是不是平衡的,也就是它的貿易是不是平衡、資本是不是平衡的?然后再看它對內是不是平衡?所謂對內平衡是指它有沒有通脹,有沒有失業的問題。

  中國的貿易,原來很好,是順差,但是今年一季度已經開始逆差了。這樣我們的外部就開始不平衡了,我們的內部呢,原來我們是通貨緊縮的,但現在也開始通脹了,這又是不平衡了,而我們的失業情況也一直沒有特別好轉。所以我們實際上內部和外部都是不平衡的,我們干嗎要去升值人民幣呢?

  楊帆:這個不平衡就只有用升值才能夠解決。別的政策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現在又琢磨什么提高利率,這都是錯的,沒有用的,而且是判斷不準的,就是只有動匯率政策,人民幣就是該升了。當然升值以后要控制奢侈消費品的進口,不能搞自由貿易,升值以后要進口石油、糧食。升值以后,這個進口就便宜了,用這個才能夠克服中國的通貨膨脹。

  張陶偉:我跟你的觀點不太一樣,我認為等到中國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外貿政策,用得差不多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再考慮匯率問題。

  比如說出口退稅我們還可以繼續降,我們有一些優惠的政策,可以再調整。我們還有一些財政方面的東西也可以減少。緩解這種不平衡,我覺得還沒有到一定非得要動匯率的這個程度。存美元VS存石油?

  張陶偉:當然,如果匯率升值的話,我們進口大量的原材料會便宜,但事實上呢,中國現在一方面是進入到重化工時代,但另一方面,實際上反映了中國的經濟是一個非常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世界上這么多資源,都要用中國來消耗的話,這種模式,不可能長期持續的。

  楊帆:就是進入重化工時代了,所以中國要大量地進口資源,還不僅僅是石油資源。比如說鋼材,一個農民進城需要300公斤,要是農民進城成了氣候,每年就需要三億噸鋼,這就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再有就是糧食。我們前幾年有一個錯誤判斷,以為糧食多得不得了了,實際上現在突然緊張起來。石油、糧食、礦產,大量需要進口,要我看還得大幅度升值。

  張陶偉:當然升值之后,原材料便宜,但事實上,也鼓勵了我們國家的一些企業采取粗放經營的方式。

  剛剛有一位中科院研究的報告,說中國在去年,每創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是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中國在去年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鐵礦石、鋼材、水泥,但創造的GDP卻不足全球4%。

  楊帆:剛才說就是因為我們能耗高,或者我們需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問題就是,我們已經消耗了全世界這么多原料了,所以你不可能再用低價方式去買了。匯率即便是升值30%,或者是40%,它可以在一天之內,把你的能源價格、原材料的價格提高50%,因此并不是靠升值人民幣匯率來降低進口價格。

  任若恩:現在外部世界已經在警惕這件事,這個時候楊帆教授提出的低價購買原料的想法,很可能會變成一種實現不了的東西。

  人民幣匯率VS銀行不良資產

  張陶偉:我們國家的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很高。如果人民幣升值了,那么這些不良資產,就可能變得更加不良了。

  楊帆:那有什么根據,我聽不懂這個。

  任若恩:這個我可以用眼前的一件事情來說明,一月份,國家曾向兩大商業銀行注入了450億美元。那么按8.28來做比價的話,450億美元可以沖銷很多人民幣的資產。如果人民幣升值了,同樣的美元就沖銷不了那么多不良資產了。

  楊帆:沖銷之后,再升值就沒問題了。是不是下次還要沖銷啊。你是不是想把那點人民幣資產都沖銷掉,那怎么可以?

  楊帆:另一方面,中國欠的外債這么多,升值了之后,外債不就等于少還了。張

  陶偉:但問題是我們國家的外債只有1000多億美元,可是我們外匯儲備,有4390多億美元,如果你升值10%的話,我們的外匯儲備,按照人民幣來比較的話,那實際上是減少10%,那就是400多億美元。

  楊帆:所以不能再存美元了,趕快把美元買成石油,在中國存起來。

  1980年代日元升值VS今日人民幣

  張陶偉:類似的地方就是說,都是外部在逼著要升值。當時是美國以及其他西方的國家,聯合起來搞廣場協議,要日元升值。但是實際上兩者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現在的經濟狀況和1985年日本的狀況是不能夠同日而語的。因為日本的經濟發展質量非常高,它從1985年升值到現在,經濟倒是一直不是特別景氣,但是至少它沒有崩潰。但日元升值之后,日本經濟的空心化與泡沫化都非常嚴重。

  但日本經濟的調整能力比較強,所以它扛得過來。如果我們現在也升值,能不能像日本一樣經受住這種考驗,我有點擔心。張陶偉:實際上升值以后,國家內部的投資成本很高,然后是內部的泡沫,從而產生空心化。

  楊帆:那是政府放松了管制,不是升值的結果。張陶偉:你所有這些設想,有可能完全是一個空想,你說這個要控制,那個要控制,可能完全是一個空想。

  楊帆:控制不了,不升值也一樣的,一樣地好不了,就是說,它有各方面的弊病,因為長期處于國內外經濟不平衡的狀態。

  匯率不是價格

  任若恩:我很愿意解釋一下匯率不是價格這個觀點,在這個觀點上,可能有一些專業的經濟學家考慮得也不是太周全,因為他們很習慣地以為,匯率就像我們的一般價格,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它活動起來,就有利于資源的配置,其實我認為這是一個誤解。匯率是一個宏觀經濟的綜合參數,或者叫綜合指數。在這個情況下,很難說活動的匯率機制就一定好。這方面,最好的一個例子就是香港,自由的市場經濟,自由的貿易,但是固定的匯率。

  關于匯率形成機制

  楊帆:我同意任教授說的,現在根本的問題,不是浮動,不是匯率機制的問題,浮動也好,固定也好,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現在浮動根本浮動不起來,根本原因是水平問題,水平低估了,你宣布浮動,它也只能往上浮,這說明人民幣是整個的水平問題,是首先應該往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想要浮動才能浮動起來。

  張陶偉:這個涉及到一個匯率的形成機制,我們過去的匯率機制基本上是中央銀行來調控,就是通過在貨幣市場上去收購,或者出售美元,用這個方式來維持匯率的某種穩定,因此國外的一些政府官員也好,學者也好,就認為中國是在調解這種匯率,是人為的維持這種固定。

  任若恩:問題在于,世界上實際有好多種匯率制度,通常經濟學家認為,至少有九種匯率制度,那么中國采用的匯率制度,是其中的一種。我們經常看到的那些變來變去的匯率,特別是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貨幣,比如說日元、歐元、美元,它們實行的是一種另外的匯率制度,這完全是不同的匯率制度上的現象,你不能說一個好或者是一個壞,其實它們都是不錯的。香港是一個非常自由的市場經濟,但是香港的匯率,不動的時間比內地還要長,所以你可以去問香港,為什么不動你們的匯率呢,如果它

  都沒動,那我們干嗎要動呢?

  專家建議

  張陶偉:我還是堅持以不變應萬變,這在現階段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我們很多條件還不成熟,或者說還不具備。

  任若恩:我的觀點非常簡單,那就是,千萬不要升,也不要貶,如果說談到調不調整匯率決定機制,我的觀點是千萬不要調,特別是不要調到浮動匯率制,那么如果說,有一天我們這些事都要干了,有某種力量迫使我們必須要干了,我們一定要把匯率的問題,資本自由化的問題,和好多其它問題放在一塊來考慮。

  楊帆:人民幣匯率應該趕快地升值,大概升值空間在三年左右,30%。升值的方式可以有三種,一個是浮動的方式,每年宣布擴大一個浮動幅度,比如說每年升3%,完了再擴大浮動,再上浮3%。第二個辦法是一天升一分錢,連續升三年左右;第三種就是改為和一攬子貨幣掛鉤,這種辦法實際也是變相升值。比如說如果和一籃子貨幣掛鉤,就意味著一下子把人民幣對美元先升15%。所以在這種前提下,要考慮配套政策,有這么幾個政策,一個要繼續用出口退稅,要支持我們的技術型的產品,繼續支持他們的出口。第二個要控制進口,多進石油。第三個是防止國內產生房地產泡沫。第四個是在這個期間,不能夠放松外匯管制,再有就是收入分配政策。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