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持續攀升對美國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已日見明顯。油價過高有可能導致美國經濟增速放慢,如果今年世界原油價格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將降低0.5個百分點。
油價過高還導致物價上升較快,使得美國短期利率上升的壓力明顯加大。美國經濟近兩三年之所以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最終走向強勁復蘇,物價處于低水平使得美聯儲得以長期將利率保持在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這一良好的低通貨膨脹優勢正在失去。
不過,由于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后美國能源的結構性調整取得成效,石油價格動蕩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力已經大大降低。美國政府對世界石油價格持續攀升深表關注,但也并不十分擔憂。
日本:抗風險能力較高
油價上漲已經對日本電力、石油化工、汽車、航空和海運等行業產生了不良影響。許多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企業不得不提高產品銷售價格。石油價格上漲將會對企業利潤產生重大影響,給企業造成嚴重負擔,甚至還可能影響到以后的設備投資計劃。
如果目前的石油價格在一年之內能夠回落,日本經濟經過努力基本能夠消除油價上漲帶來的問題。目前,日本政府擁有的石油儲備量可供全國使用92天。另外,日本民間的石油儲備量也可供全國使用79天。加上流通領域的庫存,日本全國擁有的石油儲備量足夠全國使用半年以上。如果石油價格長期上漲,日本政府很可能要重新啟動原子能發電計劃,同時還會促使有關方面加快燃料電池、太陽能發電等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進一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歐元區:油價漲得不是時候
對于正處在經濟復蘇起步時期的歐元區來說,油價的上漲來得極不是時候。由于歐元區12國所需的石油70%以上依賴進口,油價高低對其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
近年來,雖然油價一直呈上升趨勢,但由于石油在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而歐元對美元匯價過去較長一段時期不斷走高,使歐元區企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油價上升帶來的沖擊。可是,最近油價上漲過于迅猛,而歐元對美元匯價也開始回落,歐元區企業感覺到壓力明顯增加。
油價走高還給歐元區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壓力。而通脹上揚,將可能使歐元區國家政府希望歐洲央行調低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的愿望再次落空。由于歐元區的經濟增長一直不盡如人意,歐洲央行一直面臨著很大的降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