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競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中國經濟一直高速增長,投資急劇擴張,這引起市場擔憂中國可能出現經濟過熱,從而造成經濟泡沫破裂。
大商所執行副總裁Liu Huajan在訪問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時對記者表示,中國政府正采取措施控制投資規模,確保經濟軟著陸。鋼鐵和氧化鋁行業預計受到影響,但是農業預期不會受到影響。
據周一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調整后數據顯示,2004年的一季度,中國GDP較上年同期增長了9.8%。經濟學家估計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可能更快。鋼鐵、鋁和水泥行業的投資在2003年分別增長了96.6%、92.2%和121%,遠遠超過了總體固定資產投資總增幅26.7%。
大商所官員表示,中國新興的農產品期貨市場也正在穩步增長。但是目前對于國內大豆行業來說卻是多事之秋!由于銀根緊縮,壓榨虧損,而芝加哥大豆價格前期創下15年來新高,海運費率高企,使得國內大豆加工業面臨重重壓力。
周末期間,中國十六家大型油廠的官員們在北京開會,討論如何在下半年把大豆進口削減四成到五成,以降低損失。國內大豆行業人士稱,自從中國政府緊縮銀根后,許多油廠都面臨著流動資金緊張的問題。
5個月前,中國大豆加工廠在芝加哥與美國谷物公司簽署了進口250萬噸美豆的意向合同。訪美的中國公司老總們還同意從美國進口另外250萬噸大豆,前提是價格合適。自那時起,大豆價格就一路飆升,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國的旺盛需求。
但是近幾周來,CBOT大豆一直處于暴跌走勢,原因是市場傳聞中國油廠取消了一些合同,其中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為主,他們還可能取消更多的合同。
中國油廠的官員們表示,目前已經有8到12船大豆遭到洗船,或者與供應商協商后取消了這些合同。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合同是美國大豆還是南美大豆。
截止到5月6日,中國已經買入并裝運了82萬噸美國陳豆,占到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30%左右。中國還買入了200萬噸美國新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