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阿里表示,對國內問題的擔憂及美國可能轉變財政和 貨幣政策的預期使得中國不可能在11月美國大選前調整人民幣釘住匯率政策。
阿里說,中國決策當局眼下正忙著遏制經濟過熱,而無暇顧及外匯體制的調整。 他認為,中國政府正全心關注過熱的經濟,希望在著手其他事情之前解決這一問題。
這些言論反映出,中國經濟迅速增長后的硬著陸威脅對全球的影響越發令人擔 憂,而對中國所謂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擔心則有些黯然失色了。
人民幣只在貿易項下可以自由兌換。批評人士指出,該機制使中國獲得了不公正 的貿易優勢,因為在過去一年中,人民幣隨著美元的下跌而貶值。
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不斷向中國施壓,敦促其實行更靈活的外匯體制。美國國 內關于人民幣釘住匯率導致制造業喪失就業機會的批評使布什政府備受困擾。
中國的選擇方案包括擴大人民幣波動區間,采用一籃子匯率體制,將其作為最終 允許人民幣自由浮動的長期政策目標的第一步。
阿里表示,美國的政治形勢將進一步促使中國領導人在美國新政府的政策目標明 朗前保持審慎策略。
與此同時,中國可能會簡略公布未來外匯政策計劃的細節,如當前體制具體改變 的時間表等,以便在實施任何實質性改革之前規避貿易伙伴的批評。
阿里認為,11月以前中國不會做大規模調整,但可能會逐步透露出今后的細微變 化,這種變化不會是劇烈的。中國外匯體制的調整對于刺激亞洲其他國家貨幣必要的 重估是不可或缺的,這些國家因為擔心其產品相對于中國出口的競爭力會有所減弱, 而遲遲不愿重估本國的貨幣。
全亞洲匯率重估的推遲很可能導致該地區遭遇更嚴重的經濟損害。阿里說,最好 是設法采取修正措施,以便每個國家都實現軟著陸,而采取更長期的大規模調整措施 會給經濟造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