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當前位置: 首頁 » 基礎知識 » 正文

我國玉米區域生產與消費結構概述(消費結構)

  作者: 來源: 日期:2003-01-01  

我國玉米社會消費結構


    玉米社會消費量是指生活用量、生產用量和損耗。生產用量包括工業、飼料和種子用玉米。隨著時間的推移,玉米社會消費量發生了變化。根據專家測算,1997年玉米社會消費量約11500萬噸,1999年增加到11800萬噸,2000年達12000萬噸。玉米社會消費結構也隨之變化。
  1.生活玉米消費
    生活用量包括口糧和餐飲業、糕點等食品業用玉米。在玉米社會消費結構中,生活用玉米所占比重較小,為10%。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生活消費量呈遞減之勢,已由1997年的1631.7萬噸減至2000年的1200萬噸。
    生活玉米消費量受經濟條件和生活習慣所制約。城鎮與農村經濟條件差異較大,因此,城鄉居民對玉米的生活消費也不盡相同。據1997年抽樣調查資料,鄉村居民人均玉米消費量為18.5公斤,城鎮居民玉米消費量只有0.8公斤。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即使同一民族,因地區的差異,對玉米的需求也是有差別的。一般來說,我國北方居民玉米生活消費量較多,南方居民則較少,貧困地區居民消費量較多,而富裕地區居民消費量較少。
    由于人們收入不斷增加,不管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都追求優質、營養、保健、衛生、多樣、方便的食物。目前,人們已認識到玉米營養豐富,并用它來改善食物構成。
  2.飼料玉米消費
    飼料玉米消費量包括飼料工業和農戶直接飼用等。在玉米消費社會結構中,飼料用玉米比重最大,為77.5%。因畜牧業的不斷發展,飼料玉米消費量呈遞增之勢,已由1997年的7495萬噸增加到2000年的9300萬噸。
    根據農業部全國飼料工作辦公室統計,1997年全國生產配合飼料5473萬噸,其中玉米占60.3%,配合飼料需玉米3300萬噸;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料需玉米2696萬噸。農戶直接飼用玉米無數據可查。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調查資料表明,我國農村仍有47.8%的農戶用玉米直接飼養畜禽,用量約占工業飼料的25%,即為1499萬噸。飼料工業和農戶直接飼喂合計玉米消費量7495萬噸。2000年全國生產配合飼料5911.82萬噸,其中玉米占65%,需玉米約3840萬噸;濃縮飼料和添加預混料分別為1249.24萬噸和252.87萬噸,需玉米約4360萬噸;農戶直接飼養畜禽用玉米約為1100萬噸。飼料工業和農戶直接飼喂合計玉米消費量9300萬噸。
  3.工業玉米消費
    玉米籽粒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經初加工和深加工可生產200~300種產品。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工業玉米消費不斷增加,2000年工業消費玉米約1140萬噸,占玉米社會消費量的9.5%。但與世界第一玉米生產大國美國相比,相差甚遠。美國1980年工業消費玉米1623萬噸,1996年增加到4191萬噸,年均增長速度達6.1%。
    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觀念和生產技術條件的制約,我國玉米加工業基本處于產品結構單一、質量較差、原料利用率低的狀態。目前我國玉米工業加工產品主要有淀粉、變性淀粉、淀粉糖、酒精等。淀粉工業發展較快,1979年產量為28萬噸,1991年增加到149萬噸,但存在工廠規模小、產品質量不穩定的問題。近年共產變性淀粉約30萬噸。由于人們生活習慣與消費等原因,淀粉糖生產發展較慢,1997年產量只有50萬噸。
  4.種子
    種子用量與玉米播種面積相關?,F階段我國每公頃面積約用玉米種子50公斤,2000年全國玉米播種面積2305.27千公頃,種子用量約120萬噸,占玉米社會消費量的1%。
  5.損耗
    由于對玉米損耗計算不同,各方面對玉米損耗估算比例差異很大,國家規定糧食儲存環節的損耗率為4.85%。與小麥、稻谷、大豆相比,玉米在收獲、脫粒、銷售、儲運等環節的損失較少,而農民自給部分損耗更少,因此,玉米損耗占社會消費量的2%左右,為240萬噸。
                 表4 2000年我國玉米社會消費結構 
單位:萬噸,%

項目  社會消費  生活消費  飼料消費  工業消費  種子  損耗
實數   12000  1200  9300  1140  120  240 
結構  100  10  77.5  9.5  1  2




  注:1.社會消費量和飼料消費量源于2001年《世界經濟年鑒》;
    2.生活、工業、種子、損耗用量按適當比例算出。
 
 相關新聞  
管理員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飼料》雜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