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谷類作物中,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于小麥、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單產則居首位。從北緯58°到南緯42°,從低于海平面的中國新疆吐魯番盆地到3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都能栽種。以北美洲最多,其次為亞洲、拉丁美洲、歐洲等。中國的玉米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第2位。集中分布在從東北經華北走向西南這一斜長形地帶內,其種植面積約占全國玉米面積85%。
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質,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種維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以玉米為原料制成的加工產品有500種以上。
玉米的種子包括果皮、種皮、胚和胚乳,但果皮和種皮緊密連結,不易分開。胚乳分糊粉層和淀粉層。籽粒因品種不同有黃、白、紫紅、條斑等色,最外一層果皮通常是透明無色的,只有少數品種是紫紅或條斑色。胚位于籽粒基部一側,占籽粒總重的10-15%,胚乳占80-85%,果皮和種皮占6-8%。籽粒形狀、大小和透明度等隨品種類型而不同,如馬齒型品種粒大,扁平近長方形;硬粒型品種粒小,近于圓形,透明度好。
玉米是喜溫短日照作物。從種子萌動發芽到新種子成熟,全生育期需90-150天。一般晚熟品種,因播種期早,生長前期溫度偏低,生育期偏長;反之則短。中國的早熟品種生育期90-100天,多春播。光照長短和光譜成分,對玉米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全生育期可分為苗期(播種至拔節)、穗期(拔節至抽穗)、花粒期(抽穗至成熟)3個生育時期。
從發芽開始,經出苗,生根,莖葉形成等過程。中國北部地區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的春玉米,需12-15天出苗,約有6月上中旬拔節。夏播玉米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播種,一般5-6天后出苗,至7月上中旬拔節。生長特點是以根系生長為主,根的生長量比地上部莖葉大。根的干物重增長量比莖葉的干物重多1-1.5倍。苗期莖和葉相比,葉的生長比莖快。
春播玉米抽穗期在7月中下旬,夏播玉米在8月中下旬,依品種、地區、播種期和栽培條件的不同而異。這時期的生育特點是既有根、莖、葉的旺盛生長,又有內部雌、雄穗的快速分化,是營養器官與生殖器官同時旺長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