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的背景和時間:
從國家統計局已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1-6月和1-7月我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分別上漲了3.6%和3.8%,6、7月CPI更是達到了5.0%和5.3%,超過了央行事前確定的5%的警戒線標準,通脹趨勢越來越明顯。按照計劃,國家統計局定于9月10日開始陸續公布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其中備受市場和央行關注的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定于9月13日公布。按照這個時間表,加息的日期肯定在9月13日以后。同時,有專家認為9月和10月CPI可能仍在高位運行,處于6%以下的可能較大。而從11份月開始,隨著農產品、能源產品、資源類產品價格自峰值開始下跌,我國的CPI應將會從高位回落。明年的CPI運行則可更為樂觀一些,可以達到3%-4%的目標。這樣,加息的時間則基本可以確定在9、10月間。
加息的理由:
加息理由一:居民和企業面臨 “負利率”,局部投資過熱導致通貨膨脹。“負利率”狀況使資金變得異常便宜,這種狀況大大刺激了企業的貸款欲望,從而有可能給經濟帶來新的刺激因素,而政府此時正在努力減緩投資飛速增長的壓力。投資猛增使得中國的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不堪重負。為了有效的為投資減速,很多人都把眼光投向了加息。中國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1.98%。可以說,中國經濟是在低利率的背景下出現了通貨膨脹。這就意味著中國可以通過加息的方式來控制社會的貨幣流量,從而達到抑制經濟過熱增長的目的。
加息理由二:房地產泡沫。目前房價與居民收入水平的對比看,房價過高確實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造成:供給方面,同土地制度導致的地價過高以及各種稅費有關;需求方面,同大量炒房的投機者有關。
加息理由三:美聯儲已經連續兩次提高聯邦基金利率。
加息的可行性分析:
CPI今年來連續增長,一直處在高位。但從5月份以來CPI的環比增長率連續三個月負增長,這有可能成為CPI增長將見頂的一個重要信號,具有相當的轉折意味,代表著CPI的繼續上升僅僅是時滯作用,可是這個時滯到底會滯后到何時,還不得而知。假如在13號公布的CPI數據仍然呈現高增長,在強大的經濟客觀層面的需求和壓力下,央行是否唯有加息一途?
人們對加息的擔憂在于一是加息后,儲蓄存款利率上調會影響人們的消費欲望。而事實上,根據過去的經驗,加息對消費的影響不太大。二是銀行資產中有大量的國債,儲蓄利率上升后,一般說來,國債價格就會下降,這將使商業銀行資產縮水。據分析,中國目前持有國債的商業銀行主要是國有銀行,這個問題并不嚴重。第三是加息后,給人民幣升值造成壓力,會增加熱錢的流入。但事實上,熱錢流入是可以控制的,而人民幣在當前情況下升值,對中國是弊大于利的。
那么我們可以考慮采用改革的價格手段調控宏觀經濟,建立較為充分的市場化基礎為先導。央行可采取措施如進一步擴大貸款利率的浮動空間。對于商業銀行,必須要求他們提高自主定價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窗口指導等導向性的文件出臺,并且通過繼續擴大對特殊行業的貸款利率浮動區間來實現宏觀調控效果。至于居民收入的“負利率”則應該著力于采取提高居民工資收入和扶持城市貧困戶的政策。當前相對過高的房價,應該盡快改革土地使用和批租制度和提高二次購房者的首付款比率來解決。
加息對期貨市場的影響:
加息對國內期市的影響主要是在兩個方面。一是資金面,我國證券期貨市場上很大一部分資金來自銀行,而提升利率一則加大了資金成本,二則銀根緊縮也迫使一部分資金退出市場。期貨市場本來就帶有一定的投機成份,現在這種投機力量由于資金問題被迫退出,市場交易冷淡,對期市的影響顯而易見,資金的離場交易的冷淡,這些因素將有可能促使期貨價格加速下跌。加息對期市影響的另一個方面在于投資者對于經濟形勢的預期,當前的宏觀調控仍處在關鍵階段,同中央加強宏觀調控要求相比,成效仍屬初步,需堅持不懈確保不穩定因素不會出現反彈,以實現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目前的經濟過熱是局部的投資過熱,而不是需求過熱。而過熱的主要集中在幾大行業,特別是建筑,鋼鐵、電解鋁,水泥,據統計目前在建的鋼鐵項目全部建成后,到2005年底全國至少將形成3.3億噸鋼的生產能力,而鋼需求量預計2010年才能達到3.3億噸,電解鋁、水泥行業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這些行業盡管由于近期市場需求旺盛,眼前效益尚好,但從全局和長遠看,產能已經大量過剩,如果繼續投資,潛伏著很大的風險,一旦產能完全釋放,生產過剩最終帶來的是新一輪經濟緊縮。目前投資過熱一方面加劇了資源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并沒有拉動消費需求,所以不是一種全面的經濟過熱, 如果采用加息的手段來進行控制,那么不僅僅影響投資需求,而且還影響到消費需求,處理不好很可能就會使經濟重回到緊縮狀態。
另外通過對美國聯邦利率和商品研究局編制的商品價格指數CRB之間的關系的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走勢是呈中等程度的正相關,其相關系數為0.36,這說明大多數時候商品價格的走勢是和利率大體是一致的。
綜合以上分析,加息并不一定代表商品價格的下跌,也不代表經濟形勢不好,而是說明經濟正處于增長之中,只要通貨膨脹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加息和經濟增長是可以協調發展的,而總體商品價格也會隨著經濟增長上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