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苗期:發芽出土高約3cm左右的穴數達60%的日期。
幼苗期:從出苗到開始拔節這段時間,一般以可見葉5—6片時的表現為準。
抽絲期:60%的植株雌穗花絲從苞葉抽出的日期。
抽雄期:60%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的日期。
成熟期:90%以上植株苞葉變黃,籽粒硬化并呈現成熟時的固有顏色的日期。
莖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節間中部的短徑(不帶葉鞘)。
主莖葉數:指出苗第一片葉至頂葉主莖上的總葉數。
穗粗(cm):指果穗中部的最小直徑。 單株有效穗數:平均一株結實的穗數(每穗結實10粒以下的不計)。
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著生節的高度。
雙穗率(%):成熟期有效雙穗株占總株數的百分率。
果穗長度(cm):指最上部果穗去除苞葉后包括禿尖的長度。
出籽率(%):籽粒干重占果穗干重的百分率。
倒伏:玉米抽穗后,因風雨等災害,主莖傾斜度大于450的植株,在1/3以下為輕,1/3—2/3為中,2/3為重。
倒折率:玉米抽雄穗后,果穗以下部位折斷的植株占總株數的百分率。
大、小斑病:在抽絲后15天到乳熟期,植株葉片上大、小葉斑病病斑的數量、面積及葉片因病枯死情況,按全國統一標準分0、0.5、1、2、3、4、5七級,0為全株無病斑、5為極嚴重,感染全株,基本枯死。
黑粉病(%):乳熟期發病株數的百分率。
絲黑穗病(%):成熟期發病株數的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