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不太可能對能源行業產生劇烈或立竿見影的影響,但幾乎沒有人懷疑布什會較其競爭對手凱利(克里)推行更多有利于該行業的政策,而凱利目前對能源行業基本還是個未知數.
兩人政見的不同基本可以歸結到處理油價上漲的手段不同.布什專注于解決石油供應面問題,大力推動新油田的開發;而凱利致力于刺激能源節約和減少對外國石油供應的依賴.
Prudential Equity集團的能源政策分析師Lucier指出,“布什當局認為商品價格居高可以引導資金流向供應和分配基礎設施建設.換句話說,高價格可以導致資金流向供應環節,使供應增加,進而市場規律會發揮調節價格的作用.“
**油價會升至更高?**
更重要的是,JP摩根等機構認為共和黨執政將更為支持高油價,因其對外政策更強調先發致人的反恐戰爭手段.油價從根本上又決定了石油類股表現.
如果美國發動新的攻擊,導致中東政治不確定性增加,油價會繼續上升.此前,由于對供應中斷的擔憂,今年油價最高上揚60%,至每桶55美元上方.
另一方面,部分能源分析師預測,如果凱利獲勝,油價明年將下降10%,因預期他將推行溫和的中東軍事政策,并且支持停止增加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目前該應急燃料庫存高達6.7億桶.
一分析師稱,凱利甚至可能出售美國取暖油儲備以平抑油價.
分析師稱,無論如何,石油公司很難從凱利的政策獲益.因他強烈主張節約能源,致力于推動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而且預期他將推行更嚴格的環境控制政策.
事實上,兩位候選人的能源政策有部分共同之處,譬如支持建設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和擴建液化天然氣設備.
分析師指出,除了重大的外交政策和對于石油儲備的使用之外,兩位候選人多數針鋒相對的能源立場需要長時間才能生效,所以,能源前景不太可能立即發生變化.
無論大選結果如何,國會將討論若干涉及能源企業的議案,它們的影響將對能源企業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