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研究員認為,在黨中央國務院果斷采取一系列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之后,部分行業投資過快的增長勢頭得到解決,經濟運行中的不健康、不穩定因素得到抑制。但市場運行中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并未根本解決,如引發投資過度增長的機制還未理順,農業和糧食增長的根本制約因素尚未完全解決,能源、基礎原材料和運輸緊張狀況未根本緩解等。這些問題都將進一步制約我國的經濟運行。
任興洲對2005年中國市場運行的走勢和主要經濟指標進行了分析和預測,并對宏觀政策取向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她說,2005年投資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全年增幅大體在20%左右;出口需求增幅會明顯低于2004年,但仍會在15%—20%左右;消費需求將穩定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增幅將在10%左右,由于多種原因作用,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漲幅約為3%左右,不會形成全面的通貨膨脹。煤電油緊張狀況會有較大程度緩解,但運輸瓶頸制約仍將持續。
任興洲指出,目前我國市場運行中仍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未解決,這將繼續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經濟運行效益仍不高,經濟粗放型增長現象依然嚴重;導致固定資產投資膨脹的深層原因并未解決;此輪宏觀調控雖取得明顯成效,但一旦放松行政手段,投資有可能強力反彈,帶來新的問題和矛盾;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影響煤電運全面緊張的深層次原因亟待解決;房地產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突顯體制性矛盾;金融體制改革亟待深化。
鑒于對2005年市場運行的判斷,任興洲建議完善調控機制,更多地采取經濟和法律手段鞏固宏觀調控成果;繼續關注農業、關注糧食;努力建立促進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性安排,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經濟健康運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