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省(自治區)人民政府:
去年東北等部分地區玉米播種期推遲,一些品種積溫不夠,成熟度低,加上收獲前期雨水偏多,氣溫偏高,玉米生霉情況較為嚴重。為最大限度減少農民損失,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確保食品安全,合理利用糧食資源,經國務院批準,現就做好生霉粒超標玉米收購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做好臨儲玉米收購政策
對于生霉粒在5%以下符合國家臨儲玉米質量標準的玉米,中儲糧有關分公司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組織收購,有話庫點布局,切實做到敞開收購,應收盡收,通過減少玉米市場流通量,為超標玉米銷售騰出市場空間。
二、及時出臺生霉粒超過5%的玉米的收購辦法
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要按照糧食省長負責制要求,對生霉粒超過5%的玉米,統一組織實施專項收購。一是省級人民政府要盡快制定生霉粒超過5%的玉米收購處理辦法,明確政策執行主體,參照國家臨儲玉米收購價格和有關質價政策合理確定不同生霉程度玉米的價格水平,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立即組織實施專項收購,并抄報國家有關部門。二是對生霉粒超過5%的玉米,經檢驗符合飼料安全標準的可用于飼料生產,其中生霉粒超過20%的玉米的玉米,要嚴格限定只能用于生產燃料乙醇。鼓勵四家國家定點的燃料乙醇生產企業優先使用生霉粒超標玉米。三是地方政府按上述辦法阻止實施專項收購處理工作,相關支出由地方財政負擔。地方財政預算安排有困難的,可從糧食風險基金結余中列支。如糧食風險基金確有不足,中央財政將根據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實施辦法及落實情況給予地方適當補助,具體補助辦法有財政部另行研究制定。
三、加強對生霉粒超標玉米收購、加工和產品銷售的質量監管
各有關省級人民政府要按照食品安全地方首長負責制的要求,切實加強對生霉粒超標玉米處置工作的領導,組織本省區有關部門對超標玉米收購、儲存、加工和使用進行全過程監管,堅決杜絕不符合安全標準和要求的玉米流入口糧或飼料市場,確保食品和飼料安全。
四、做好技術指導和宣傳工作
各級糧食、農業等部門要做好技術服務工作,指導農民加大玉米選棒脫粒和整理力度,降低生霉粒含量;積極向農民宣傳相關科學知識,避免農民使用超標嚴重的玉米飼養家畜,防治造成進一步損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做好有關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同時,農業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種子培養、篩選并推廣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知道農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避免玉米跨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