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10日在“國研智庫論壇﹒新年論壇2015”上發表《加快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主題演講時透露,2015年我國農產品目標價格改革沒有擴大試點的計劃。
在談到如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時,韓俊表示,必須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的機制,必須要完善農業的支持和保護政策,這方面一個重要的改革探索實行目標價格制度。去年中央部署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開展大豆改革試點,在新疆開展棉花改革試點。現在對各方面的改革試點也非常關注,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總體進展還是順利,對試點的跟蹤和評估一直在進行,試點中遇到的問題,設計方案的時候都想到,現在都有解決的預案。
韓俊認為,現在實行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以后最大的變化是農產品的價格,棉花和大豆價格逐步開始向市場均衡價格回歸,市場價格發揮了決定性作用。財政補貼是實施目標價格改革必須要付出的成本。比如,棉花定的目標價格一噸19800元,新疆棉花市場銷售價格在13000到14000元之間,棉花按市場價和目標價的差額補貼農民,一噸棉花起碼補6000元。這個財政補貼實施改革必須要付出的成本,也是對農民種棉基本收益的托底。
他表示,現在目標價格改革另一個重要變化是有利于控制庫存過快增長。近幾年實行棉花、糖料、油料的收儲政策,庫存非常龐大,存在去庫存化的問題。事實證明,農產品價格的天花板并非是鋼板一塊,是可以降下來的,現在棉花的價格天花板已經降下來了。
韓俊透露,目標價格改革當前的政策還是繼續搞好大豆和棉花的試點。試點只有一年的時間,目前2015年沒有擴大試點的計劃。小麥、稻谷還是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有些產品還是繼續實行收儲政策,但會更加彈性。農產品價格政策導向一直是農產品價格一定保持在合理的商品,農產品商品低一定會傷農,要防止價格大起大落,但也要對農產品價格合理漲落、合理波動保持平常心態,要有一定的容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