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往日“火爆”已不再 想要“反轉”不容易
進口玉米持續投放,最近兩輪拍賣成交率均低于20%,從心理上施壓國內囤糧貿易商。在7月份進口谷物到貨量維持高位的情況下,玉米價格低位反彈或有機會,但想“反轉”不容易。
7月伊始,國內玉米市場波瀾不驚,小麥及進口谷物優勢還在,東北深加工企業開始暫停收購,價格回歸趨勢不改;第四輪進口玉米拍賣成交率不足20%,有關400余萬噸小麥拍賣傳聞細節進一步流出。市場價格“主動權”早已轉移,與去年底今年初的瘋狂“截然相反”。
南北港口跌勢放緩
進入7月份,國內玉米市場表現冷清,由于進口谷物出現到貨高峰,但養殖飼料消費增長低于預期,深加工企業開機率偏低,貿易商惜售心態減弱,玉米價格繼續處于下跌通道。北方港口玉米集港價跌勢放緩,維持在2600元/噸上方,周內散船無下海;華北玉米價格下跌明顯,南方銷區跟隨港口局部反彈,唯沿海因谷物壓港“拋壓”嚴重,集裝箱玉米溢價全無,但一等集裝箱低毒素玉米價格保持在2900元/噸以上。黑龍江、吉林三等玉米價格為2550~2680元/噸,周環比下跌20~30元/噸;山東三等玉米2810~2950元/噸,下跌10~90元/噸。
加工企業零星停收
據了解,6月30日起吉林嘉吉生化暫停收購玉米,5月下旬開始已陸續有三家規模深加工企業暫停收購,給予市場不利信號。同時,7月2日中儲糧投放兩輪進口玉米成交率均低于20%,正在“瓦解”前期持糧待漲的貿易商,東北玉米上市量趨增。
目前國內玉米淀粉報價仍弱,玉米酒精以穩為主,部分副產品補跌。以玉米掛牌價估算,近一周黑龍江西部每生產1噸玉米酒精理論虧損仍為397元,吉林企業每生產1噸玉米淀粉理論虧損降至25元,山東企業每生產1噸玉米淀粉理論虧損降至61元。
豬市底部基本明朗
據了解,目前生豬養殖理論利潤已由虧損300元/頭轉為盈利100元/頭,上半年我國豬市的底部也已經基本明朗,預計隨著季節性出欄量的減少,三季度前期和中期豬價有望震蕩偏強,但對于豬價的反彈高度,市場仍應理性看待,畢竟下半年豬價仍將受到生豬供應增長的大趨勢掣肘。
從某種角度看,國內谷物消費的潛力猶在,但當前正值玉米替代高峰期,華北新麥降等可能進一步減少飼料玉米的消費,進口谷物到貨高峰期仍未結束。
“拍賣”與“進口”并存
6月底,山東等地中儲糧進口玉米拍賣的傳聞得以驗證,且7月2日當天規模達到15萬噸;幾乎同時,有關“托市麥拍賣”“保稅區加工項目審批”等消息頻繁現身,一些糧商開始期待政策輪換收購。
一方面,中儲糧如期公布進口玉米競價專場公告,且7月2日一天連續拍賣兩場,投放區域從原來的廣東擴大至山東、遼寧和福建,玉米產地從非轉基因的烏克蘭拓寬至美國,引發業內關注。目前中儲糧進口玉米已累計投放超過6萬噸,計入7月兩場累計投放陡增至22萬噸,合計約4船。
另一方面,早在6月初,筆者曾指出6月至7月是進口谷物集中到貨高峰期,玉米、高粱、大麥和小麥等四大谷物月到貨量將超過400萬噸。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每周數據統計,7月份美國玉米已知可到貨量將達到180萬噸,作為對比,6月份美國玉米抵達中國的數量為273萬噸。
6月份美國高粱到貨量已超過60萬噸,略低于5月份70萬噸以上的規模。二季度以來,我國沿海港口進口谷物集中到貨,已經造成了港口堵塞,后續進口谷物裝運速度是否會放緩、是否會影響后期進口谷物到貨節奏值得持續關注。
二季度乃至三季度,國內玉米市場“政策調控籌碼”如期增加,這也是市場對谷物價格走強明顯缺乏信心的重要原因之一。進口玉米持續投放,最近兩輪拍賣成交率均低于20%,從心理上進一步施壓國內囤糧貿易商。短期來看,在7月份進口谷物到貨量繼續維持高位的情況下,國內玉米價格低位反彈或有機會,但想要“反轉”不容易。
一周熱點
- 2021-07-09玉米往日“火爆”已不再 想要“反轉”不容易
- 2021-07-09玉米價格“利空出盡”仍然堅挺,釋放2個信號!2021年秋糧不愁漲
- 2021-07-08多家豬企發布6月銷售數據,各出奇招迎接行業寒冬!
- 2021-07-082021年7月7日世界主要期貨收盤價格一覽表
- 2021-07-08加拿大統計局:5月份玉米進口下滑
- 2021-07-082021/22年度中國玉米進口量可能低于美國農業部預測
- 2021-07-08截至6月30日,阿根廷農戶已銷售2370萬噸2020/21年度大豆
- 2021-07-08ANEC:7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預計為764萬噸到800萬噸
- 2021-07-08替代品供應擠占玉米消費
- 2021-07-08蘇皖麥價高位回落 儲備輪入效果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