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短期存在震蕩影響 遠期機會仍存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4-02
3月30日晚間,海外農產品市場的劇烈下挫在國內盤面引起了共振。對戰爭升水的退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近期盤面震蕩形態也使得很多投資者退出觀望。
玉米還有機會嗎?
我們認為,短期存在震蕩影響,但國內外遠期機會仍存。
首先對于國內市場,我們仍然保持此前的觀點,即交易仍圍繞國內基本面為主;海外影響因素屬于次要因子,需要考慮供應鏈對于遠期的影響。
近期現貨市場在疫情的影響下,產地和港口的物流發運都受到了一定限制。北方港口由于東北部分產區物流受限,導致到貨量偏低,同時由于錦州鲅魚圈均出現限制措施,導致了港口物流不暢,人員不足,港口裝卸偏慢,周度下海量在40萬噸之下。相對的,北方港口的庫存也處于增幅放緩的狀態。這種對于后續發運和購銷的擔憂,也使得很多貿易主體銷售詢盤增加,也為了盡快變現落袋為安。


數據來源:Wind,中信建投期貨
華南市場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對于近期高粱和大麥的到貨,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對于玉米的提貨也有放緩趨勢,貿易主體也在少量出貨,避免糧質變化引起進一步折價。但整體頭寸較為集中,當前報價也較為堅挺。

國內的疫情情況的確從宏觀上影響了下游的備貨預期。除此以外,海外市場也隨著俄烏和談表現出的暫時緩和而告一段落,國內外農產品盤面均表現出減倉下行的態勢。這也是盤面回撤的主要原因。
不過從中期來看,上半年國內市場仍然受到存欄水平對于下游需求的支撐。稻谷、糙米,以及進口雜糧的存在使得市場尚有支撐,但是全球由于俄烏沖突引發的供應鏈擔憂仍未消散,谷物價格仍會有階梯性升高的態勢。
另一方面,國內玉米的春播也即將開展,市場將逐步開啟對遠期的估值。龍江中北部反映今年地租較去年上漲30%-40%,化肥成本上漲了40%-50%。在這種情況下,種植成本如根據估算,折干后到港成本將來到2400-2500之間的水平,較去年成本上漲約30%。在糧食平衡趨緊的態勢下,也增加了對未來的想象。
進口情況也是決定中期市場的關鍵。由于黑海烏克蘭港口的停擺,海運陷入停滯,玉米無法出港也使得近期進口國招標增加,另外本年度由于無法完成銷售,農民并無足夠的資金完成對于種子和農資的購買,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對于遠月盤面仍將帶來提振。短期熱度雖下降,但是基本面仍未有改觀。
隨著戰爭升水的退潮,市場將視角又拉回到新一季的種植上。4月1日0時,USDA將公布本年度種植意向報告和季度庫存報告。根據市場機構的預測情況,市場預計2022年玉米播種面積均值為9197.3-9200萬英畝,小于等于2022年2月展望論壇預測的9200萬英畝,也低于2021年最終種植面積數據的9335.7萬英畝。
考慮到本年度化肥價格上行,并且氮肥價格的上行對玉米的成本影響更顯著,從種植收益情況來看,氮肥價格的上行需要更高的玉米價格才能打平大豆的種植,這也是下調的依據。
圖:2008-2021 氨氣、天然氣和玉米價格關系

圖片來源:Farmdoc daily
圖:不同化肥成本下,玉米和大豆盈虧平衡價格關系

圖片來源:Farmdoc daily
除了比價關系,種植面積調減或不變也有利于調節當前市場結構。
種植面積下行,意味著USDA對于22-23產季平衡表的調整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考慮到今年俄烏沖突對烏克蘭玉米播種的延遲,產量的下降將會使得潛在全球產需缺口擴大,而美國作為主要的玉米出口國,出口預期的提升將進一步收緊美國玉米供需的結轉庫存,緊平衡預期或調整當前美玉米近強遠弱的結構向正向市場發展。玉米整體結構的穩定,在一定程度上熨平通脹預期的同時,促進近月的出口銷售,并能提供更好的遠期銷售價格,為市場提供長期性的發展預期。所以我們更傾向于本次玉米種植面積的調減或等于2月展望論壇的預期水平。
綜合國內外市場,我們認為隨著當前近月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上行雖仍有機會,但會面臨一定震蕩。建議逐步向遠月轉移,交易遠月預期。
來源:CFC農產品研究
上一篇 | CBOT玉米漲跌互現,近月收低遠月上漲
下一篇 |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