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小麥市場形勢分析
3月份以來,國內小麥價格沖高回落后走勢轉弱。當前我國小麥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可以滿足國內一年以上消費需求,保供穩價的物質基礎非常扎實,預計接新前小麥價格上漲的空間有限。
一、我國小麥庫存處于歷史高位,保供穩價的物質基礎非常扎實,小麥價格走勢轉弱
3月份以來小麥市場購銷趨于理性,價格走勢轉弱。3月28日,華北地區小麥進廠價3150~3250元/噸,較3月初價格高點下跌50~100元/噸。3月份以來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均價持續回落,3月23日,最低收購價和國家臨時存儲小麥成交均價2884元/噸,較3月初的均價高點下跌170元/噸。當前我國小麥庫存處于歷史高位,可以滿足國內一年以上消費需求,保供穩價的物質基礎非常扎實,預計接新前小麥價格上漲的空間有限。
二、小麥玉米價差回歸合理區間、低價稻谷持續投放,有助于小麥階段性退出飼用消費
由于小麥價格總體抬升,小麥玉米價差逐步修復,加之飼料企業不能參拍政策性小麥,2021年11月份以來國內飼料企業使用小麥數量明顯減少,甚至還有部分企業出售庫存小麥。3月份以來定向稻谷持續投放,進一步充實國內能量飼料供應,促使小麥階段性退出飼用領域。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3月份預計,2021/22年度我國小麥飼用消費量將較上一年度下降。
三、冬小麥苗情好轉,新麥市場化收購比例將繼續維持高位
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提高到84.7%,比冬前增加14.2個百分點,苗情轉化升級好于預期。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全省一二類苗占比88.5%,與常年基本持平,三類苗953萬畝,比冬前1900萬畝減少近1000萬畝。受災嚴重的新鄉、鶴壁等豫北地區一二類苗占比76.8%,較冬前提高25.5個百分點,后續加強田間管理,小麥仍有望豐收。市場普遍看好2022年新麥開秤價格,預計小麥市場化收購比例將繼續維持高位,有利于種糧農民高產高收,切實保障農民種植收益。
建議加工企業保持合理庫存,按需采購。持糧主體把握好售糧節奏,有序售糧。
(作者為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小麥分析師孫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