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供需仍存缺口 后期玉米還有上漲空間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2-07-11

前期表現驚艷的玉米和小麥在上半年最后幾日回吐了大半漲幅,下半年的開局更是跟隨大宗商品大幅回落,以俄烏沖突為題材的漲幅全部回吐殆盡。那么,玉米下跌是因供需格局發生了變化,還是受到大環境的拖累?未來還有機會翻盤嗎?

美國種植面積高于預期
美國農業部公布的種植面積和庫存報告顯示,2022/2023年度,預計玉米種植面積為8990萬英畝,比2021年減少4%(344萬英畝),高于8986.1萬英畝的平均市場預期,也高于美國農業部3月預估的8949萬英畝。庫存方面,截至6月1日,玉米庫存同比增長6%,達到43.5億蒲式耳,略高于43.43億蒲式耳的平均市場預期。事實上,玉米面積高于預期很好理解,俄烏沖突之下的國際玉米價格上半年屢創新高,但是帶來的風險收益卻能夠抵消不利天氣和化肥成本大增的風險。美國農業部最新公布的報告盡管對市場影響偏利空,但第三季度的天氣和地緣沖突等不確定性因素,仍有希望支撐玉米走出低谷。
國內供需平衡支持價格
玉米目前是我國產量最大的糧食品種,也是三大谷物品種之一、四大主糧之一。作為我國的主糧之一,玉米今年受到國際玉米供應影響較大,并且大豆面積增加導致玉米種植面積下滑,自給率也出現下滑。數據顯示,2022/2023年度,我國玉米新作面積減少80萬公頃(折合1200萬畝),即減少1.85%,至4252.4萬公頃,而單產預計高于去年1.19噸/公頃,至6.41噸/公頃。產量方面,種植面積雖有減少,但是單產增加,因而玉米產量整體較上一年度持平于2.7256億噸。進口補給方面,2021/2022年度,我國進口主要來源國為美國和烏克蘭,新季進口來源或轉為增加美國和巴西等其他的玉米出口國。
與此同時,預計2022/2023年度玉米食用消費增速不大。不過,飼用消費繼續增加,工業消費預計增幅有限,因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工業消費前提是要保障口糧充裕”的基調。總而言之,總供給減少,總需求增加。因而新作玉米期末庫存較上一年度下滑,即缺口增加。國內全年供需緊平衡預期也將支撐玉米價格。
進口成本大增將成常態
其實,國內玉米價格上漲幅度并不如國際價格,跟大豆如出一轍,中儲糧的收儲和拍賣平滑了價格波幅。盡管今年新麥價格高企,已經退出飼用市場,但是進口的高粱、大麥以及儲備拍賣的陳稻谷均可替代玉米。據統計,1—5月,我國進口小麥443萬噸,同比減少4.11%,澳大利亞、法國和加拿大這三個主要來源國的進口單價分別上漲了26.16%、17.75%和47.71%。進口高粱508.2萬噸,同比增加37.76,進口單價上漲21.46%。進口大麥333萬噸,同比下降28.44%,進口單價上漲24.26%。
從國內前5個月谷物進口情況來看,除了高粱外,其他谷物同比均減少,并且進口成本大幅增加。目前,華南地區7月到港的美國玉米完稅價約在3080元/噸附近,而當地玉米現貨價格只有2800元/噸,進口倒掛約280元/噸。進口成本大增抑制了市場買入興致,玉米常態化的進口增量轉為了減量。我們預計,下半年在國際沖突未有緩解的前提下,玉米替代品有望繼續增加。
玉米市場仍有一定缺口
目前,東北地區基層糧源基本見底。大范圍降水使得玉米流通難度增加,飼料企業有定向稻谷的補充。而深加工仍有一定庫存,高價采購情緒一般。同時,南方銷區玉米購銷活動清淡,飼料企業維持安全庫存,現貨采購需求疲軟。整體而言,目前玉米現貨走勢依然好于期貨,主要因為貿易商建庫成本較高,扛價心理較強。然而,隨著兩大產區玉米開始消耗庫存,在9月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之前,7—8月玉米市場仍有一定缺口。即使算上目前國內的陳水稻和進口高粱大麥等替代品,國內玉米缺口仍在千萬噸以上,尤其是華北地區玉米供應后期偏緊,現貨玉米價格還有上漲空間。
整體來看,近期國際油價和糧價雙雙下跌,除美聯儲加息影響外,最核心因素是基本面短期存在改善預期。不過,從中長期來看,疫情和俄烏沖突持續對玉米供需關系造成破壞,并非朝夕可以解決。因此,未來國際糧價和油價會大概率沖上新高,屆時國內玉米可關注單邊逢低抄底機會,或做買近賣遠的正向套利操作。
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