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玉米市場自2016/17年起,處于持續去庫存的牛市行情。臨儲去庫存完成后,玉米正式進入到市場化階段,2020-2022年更是大起大落的三年,年度產需缺口問題是推動行情漲跌的重要邏輯。對于2023年行情走勢,我們來看一下2022/23年度國內玉米的供需缺口問題及影響市場供需的重要因素。
一玉米產需缺口依然存在
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品種,播種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并且市場化程度也高,供需關系對價格影響明顯,同時還與主糧品種小麥稻谷形成聯動,因此對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從玉米消費結構看,飼用消費占比60%以上,工業消費占比20%至30%,食用及其他消費占比約為6%至7%。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2年受內部種植結構調整影響,我國玉米播種面積減少381.1萬畝,下降0.6%,達到6.46億畝;玉米產量27720.3萬噸,比上年增加465萬噸,增長1.7%。市場多家機構預測國內玉米同比下調500-600萬噸。
2022年東北地區的大豆生產者補貼繼續向大豆傾斜,多地要求至少要比玉米生產者補貼每畝高出200元。2023年國家將會繼續在東北地區實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以確保農民的種植收益,刺激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2023年我國將以大豆、玉米為重點啟動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工程,再次提出“擴大豆、擴油料”路線圖,即:持續用力擴種大豆油料,統籌安排好糧豆棉豆輪作,擴大適宜地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多油并舉擴面積增產量,今年再擴種大豆油料1000萬畝以上。基于政策傾斜,2023年玉米生產的重點是提高單產。
綜合市場供需形勢來看,我國的飼用需求或將持續增加,產需缺口問題依然存在。根據中糧期貨研究分析,全年產需缺口同比擴大1000萬噸左右,因此年度價格中樞上移。同時,新季玉米種植成本較去年大幅提高,底部支撐也較上年度上移,2650-2700元/噸的成本支撐較為堅挺。
二我國玉米進口格局重構
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玉米進口國,進口量占全球的11%,主要進口美國和烏克蘭玉米,因此最大的問題是進口來源國比較集中。2021年,美國和烏克蘭占據了99%的份額(其中美國玉米占70%、烏克蘭占29%),2022年美國和烏克蘭進口占比98%,從其他國家進口的玉米數量微乎其微。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玉米進口增長趨勢明顯,2021年我國玉米進口量突破歷史新高,達到2836萬噸,2022年雖然有所下降,也進口2062萬噸萬噸,連續三年大規模超過進口配額。
美國、巴西、阿根廷是全球前三大玉米出口國,其出口量占全球玉米出口總量的八成左右。巴西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國,年出口量超過4000萬噸,約占全球玉米出口的四分之一,與北半球產糧國季節互補。
在國際供應形勢變幻莫測之下,我國正在努力構建多元化進口格局,避免進口來源國單一,形成過度依賴的局面。2023年1月7日,一艘載有巴西玉米的貨輪自巴西桑托斯港抵達廣東麻涌港,這是我國首次散船進口巴西玉米,標志著巴西玉米輸華走廊正式打通。隨著時間推移和進口增加,這將重構進口格局,對我國玉米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三限制玉米深加工發展
受環境資源約束,玉米增產乏力,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產能快速擴張,會大規模擠占飼用糧,持續推高玉米價格。
為了確保口糧和飼用消費需求,我國發展糧食燃料乙醇一直本著“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產業發展,特別是嚴格控制玉米用于工業酒精、燃料乙醇、涂料等非食物鏈生產。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要嚴格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
目前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原料從玉米、水稻、小麥等糧食逐漸轉向甘蔗、木薯等經濟作物和玉米秸稈、藤蔓、木屑、灌木枝等農林廢棄物,逐漸擺脫對糧食的依賴。
四轉基因玉米種子將開始銷售試點
近期農業農村部召開轉基因審定會議,審定品種數量在20個左右。若品種通過審定,則轉基因玉米種子或將在2023年一季度開始銷售試點。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審定結果順利公布,意味著產業將正式進入商業化時代,那么轉基因板塊的投資邏輯也將從政策驅動轉變為以基本面驅動。
1月13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2022年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二)》。其中包括2個轉基因玉米項目和1個轉基因大豆項目。據統計,截至2023年1月16日,農業農村部轉基因權威關注審批信息清單中,共有26個轉基因玉米項目和5個轉基因大豆項目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
五定向稻谷
20/21、21/22年飼用稻谷投放累計成交2500、2900萬噸左右,進入2022/23年度稻谷庫存也大幅下滑,疊加22年南方干旱導致的減產影響,預計2023年稻谷投放將更為謹慎,預計在二季度重啟拍賣的底價也將有所提升。
六小麥價格
2023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為1.17元/斤,同比提高2分。目前小麥市場價格基本在1.6元/斤附近,從最近政策性儲備小麥購銷雙向采購價格來看,2023年大概率在1.5元以上。
國家有關部門1月11日開始啟動政策性小麥拍賣,每周投放14萬噸,最低收購價小麥(三等)銷售底價2410元/噸,僅限面粉加工企業參與,預計將較好滿足企業用糧需求,為糧食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也將很大程度對玉米構成錨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