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8月份就要過完了,8月份的玉米走出了一個不錯的格局,或者可以說,基本給玉米重新定了調。
為什么這么說呢?
要知道在之前,市場對于玉米的看法往好了說是漲跌互現,但更多偏悲觀態度。因為在龐大的替代以及成本大幅回落的進口玉米的壓力下,國內玉米市場一直被壓抑著,想要抬頭并不容易。
但是到了8月份,玉米打破了漲跌互現的局面,愣是頂著壓力奮力前行,并且還創下了新高。
其中山東有企業報價達到了1.59元/斤,距離1.6元/斤僅一步之遙,雖然不是歷史最高,但也達到了本年度的最高報價。
此外,8月28日時,全國玉米均價也達到了2873.9元/噸,環比和同比均出現了上漲,而這個價格也是本年度內玉米均價的新高了。
距離新玉米上市也就還有月余,這時候玉米大漲,并且還是持續性地處于高位,不僅徹底扭轉了之前玉米看跌的情緒,同時也為玉米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不過眼看8月就要過去了,而9月份的行情更令人關注。
9月份的玉米有哪些重要看點呢?
首先,從趨勢上來看,9月份的玉米行情多空打架的形勢更加明顯,也將更加激烈。
如果說8月份多空因素還都在暗中動作,但到了9月份就已經從桌子下面搬到了桌子上面了。
玉米看多的因素除了延續8月的以外,還有兩個點值得關注,并且影響很大。
一個是兩湖的春玉米陸續上市,價格走高。
當前兩湖地區的春玉米價格在1.43-1.44元/斤,足足比去年高出了五六分錢;而河南地區的春玉米也報到了1.46-4.47元/斤,同比更是高出了8分錢。
這對玉米市場來說比陳玉米逼近1.6元/斤還令人振奮,畢竟陳糧沒量,且隨著新玉米上市以后,其大勢已慢慢回落。
但新玉米不同,雖然說春玉米也不能代表整體秋糧,但是春玉米的高開依然給了市場足夠的底氣。
另一個則是東北地區的報價也發生了變化。
這個時候東北的玉米還沒到收獲的時候,但是近日黑龍江及吉林有企業已報出了大水分糧源的價格,顯然是劍指新糧。
25水及30水的糧源報價在1.08-1.17元/斤左右,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也并不低了。
尤其是這個時候,陳玉米正漫天大漲的時候,又報出了新糧價格,不得不使人聯想翩翩。
這也就再次助推了玉米的看漲情緒。
但是利空的一面也在悄悄升級。
比如,預計9月底之前,將有約154萬噸巴西玉米到港,而巴玉米比美玉米價格還要更低。
而算算時間,9月底時國內新玉米也開始要收獲上市了,而且目前豐產預期較高,兩重壓力疊加,屆時將給玉米市場帶來不小壓力。
所以接下來注意關注3件事:
一是企業報價與上量。
現階段,玉米的走勢與供需其實聯系并不緊密,更多是與玉米的上量有關,所以不能單純關注價格的高低,還要看上量的情況。
量少價增是必然現象,并不能因此就判斷玉米要大漲。
二是關注新玉米的產情變化,這是決定玉米走勢的關鍵。
可以說新玉米的行情很大程度就關系在了新玉米的產情上,需求方面已沒有太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所以供應端成為最大的變量。
三是關注天氣變化。
而能影響新玉米產情的就是天氣了,尤其是東北、華北等主產區的天氣變化。
不管怎么說,目前來看,新玉米的利大于弊,如果能高開穩走,也算是為2023年的玉米開了一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