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跌了!山東玉米不停“上躥下跳”,到底在干嗎?要拖累新糧?
9月的玉米很不淡定,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玉米價格“上躥下跳”。不過,這種“上躥下跳”主要出現在山東地區,而東北地區則相對穩定。
主要的表現有兩個:
一是價格快速下跌。
進入9月份以后,山東玉米終于撐不住了,開啟了下跌的行情。雖然說跌勢倒也稱不上是俯沖,但是部分日跌幅也達到了100元/噸。
二是漲跌變化頻繁。
倒也不是一味地下跌,而是跌中有漲,漲中有跌,比如說這兩天吧,短短兩天就完成了一輪漲跌的輪換。
那么,問題來了:很多人搞不明白,山東玉米到底在干嘛呢?
從這段時間山東玉米的“上躥下跳”,可以反映出兩件事:
一是山東玉米上量不穩。
按照慣例,山東玉米的漲跌主要是系在了玉米的上量上,而從這段時間的玉米上量可以看出,波動比較大。
先是快速漲到了1000多輛,然后又不斷回調到200多,然后又回升到了500多,變化幅度確實不小。
那么,玉米的上量為啥變化這么大?
上量不穩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心態不穩。
一方面,之前山東的漲幅也是最大的,玉米主流報價曾一度躍上了1.5元,并向1.6元逼近,而隨著春玉米陸續上市,供應稍得到緩解,企業回調壓價心態變濃。
但是一旦壓價過猛,上量減少,企業又開始適當收手。
而另一方面,新玉米豐產預期不斷增強,東北持糧主體的心態也發生了一些改變,挺價意愿變淡,出貨意愿增強,于是當價格上漲,價差顯現時,上量就快速增加。
但同樣,當價格跌得過快,入關利潤減少,上量也就下降了。
所以可以看出,山東玉米不斷的變化也是市場心理的直觀反映。
不過,雖然說價格仍在漲跌震蕩,但是總體仍然是漲少跌多,山東玉米價格重心也不斷下降。
當前玉米重心已從之前的1.45-1.55元/斤回落至1.43-1.5元/斤的區間,并且從趨勢上來看,仍有進一步下挫的空間,正在向1.4元/斤靠近。
隨著距離新糧批量上市越來越近,而玉米價格在不斷下滑,市場開始擔憂,是否會影響新糧的開秤呢?
在新農觀看來,從當前市場表現來看,新玉米高開的幾率仍然很大。
一是雖然山東重心不斷下移,但東北比較穩定。
東北作為玉米的頭號主產區,在豐產的預期下,按說風險是最大的。但是至少目前來看,東北市場的表現是比較穩定的。
而且已有部分東北企業給出了新糧的價格,例如黑龍江已有深加工企業報出了新糧價格,而從價格來看,是高于去年水平的。
這給了玉米市場不少支撐。
另外,最近東北各省的玉米補貼情況也開始陸續公布,從目前吉林公布的情況來看,今年的補貼有一個特點,即大豆補貼明顯上調,而玉米補貼大體維持不變或者小幅漲跌波動。
但是要知道今年東北租地成本是上漲的,而化肥真正到農戶手里價格也并不低,所以這意味著今年的種植成本依然是較高的。
補貼沒有太多調整,那么上漲的成本很大概率是要轉到價格上,也就意味著,農戶賣糧的心理預期并不會太低。
二是小麥價格仍然堅挺。
不得不說,小麥的反漲確實給了玉米很大的支撐,雖然說當前并不是小麥發力的時候,小麥的漲幅料想也有限。
但是市場普遍看好后期的小麥,而一旦小麥繼續上漲,以小麥和玉米互為頂底的關系來說,必定也會支撐玉米難以大跌。
但為什么說可能會拖累新糧呢?
因為對于玉米高開后能否高走,市場是存疑的。
而從山東玉米的“上躥下跳”也可以看出,企業壓價心態是比較濃的,稍一上量,壓價就開始了,再加上新玉米豐產預期不斷增加,壓價的情緒也開始水漲船高。而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延續到新糧上市以后。
所以,盡管玉米高開概率較大,但對于高開后的行情走向仍然撲朔迷離,需要謹慎。
不過,這個月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報告卻發布了一個有意思的數據。
該報告把中國2023/24年度玉米的進口量直接調高了450萬噸,達到了2300萬噸,反映出中國玉米需求缺口仍存,這對玉米來說,也是一個支撐利好。
一周熱點
- 2023-09-18最高300萬元!又一地出臺規模豬場產能調控臨時貸款貼息政策
- 2023-09-18雙節備貨需求或將支撐豆粕價格
- 2023-09-18豬肉上漲,豬價下跌?丨記者實探豬肉市場:消費與養殖端豬價為何“一升一降”
- 2023-09-15關于征集2024年畜牧業標準制修訂項目立項建議的通知
- 2023-09-15預計豬價上方空間有限 維持中長線持空策略
- 2023-09-14《中國飼料》“豆粕減量替代”專刊編委座談會在京召開
- 2023-09-14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農業農村部發布《生豬屠宰質量管理規范》
- 2023-09-14豬市走勢:豬價連漲,新糧將逐步流入市場 玉米價格上漲動能不斷降低
- 2023-09-13福布斯授予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先生“馬爾康姆·福布斯終身成就獎”
- 2023-09-13四季度生豬盈利狀況或將結束?行業人士稱產能調減不到位難開啟真正景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