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擔心的事還是來了!玉米突然遭遇“雙降”,市場又被跌懵了
玉米還在下跌,而且是越跌越猛,之前多少還有點零星的上漲,但現在連這點零星也沒了,直接來了個全軍覆沒,跌勢一片。
東北本來就是重災區,持續的暴雪使得東北賣壓不斷積聚,雪后物流一通,就像放飛自我一般,上量明顯大增,價格自然也就嘩嘩落。
但我覺得山東要更猛,隨著大量東北糧進入,山東的壓價是手到擒來,而且是越壓越興奮。
不過,說到底,這輪下跌市場是有預期的。畢竟憋了那么長時間,賣壓總要釋放,收購主體也早就磨刀嚯嚯了。
但是最近市場的表現有點走樣兒了,或者說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最擔心什么呢?
我們之前說過,這輪玉米下跌是有預期的,但是最怕出現恐慌性賣糧。
但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玉米突然遭遇“雙降”:
第一是情緒大降。
雖然說道理上大家都明明白白的,只要不扎堆賣糧,只要不恐慌出糧,玉米的跌勢就可控,但理論歸理論,現實歸現實,尤其是面對下跌的行情,情緒是很難把控的,誰能無動于衷呢?
所以最近玉米市場就有點恐慌踩踏的苗頭了。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更麻煩的是這種情緒被無限放大了。
現在不比從前了,從前是消息閉塞,漲了跌了都靠聽說,但現在是網絡時代,稍有個風吹草動,十萬八千里以外都能馬上知道,并且知道還不算,還形成了一陣風,吹得人反而更看不清行情。
比如說當前玉米的下跌吧,玉米是全面在走跌,之前說過了,這也有預期的,但是還不至于說是跳崖式大跌,但是被市場這么一煽動,感覺好像要一落千丈似的。
這事不能忽視,更不能不重視,因為情緒雖然影響不了供需,但是確實能影響賣糧的節奏,說得更直白一點,能直接影響玉米的上量,而現在玉米的價格就以上量為漲跌,所以你說它重要不?
第二降是進口玉米拍賣也降價了。
要不說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早不降晚不降,偏偏在國內玉米跌勢一片的時候,進口玉米拍賣的底價也出現了下調。
下調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是這個時候誰還顧得上是什么原因,看到的只是結果,那就是官方的拍賣價格也跌了。
這就更讓市場抓住了把柄,趕緊借勢炒作把這個大跌的局給坐實了。
經過這么一折騰,前期建立的那點理性完全就被情緒給沖垮了,直接把市場給跌懵了:難道真要大跌啊?
雖然當前玉米跌得亂七八糟的,但是咱們不能跟著情緒走,情緒不受控,但畢竟后面的日子還得過呢。
在紛亂的市場中我們梳理出幾點:
第一,玉米的跌勢已全面拉開。
既然是拉開了,那肯定短時間內不會停止,所以玉米得跌上一陣子。
現在是11月底,馬上就是12月了,也就是說,12月的玉米大概率會延續這個跌勢,要上演開門跌。
第二,潮糧風險挺大。
從這波降價中也能看到,地趴糧跌得猛,拉低了市場。
雖然降溫以后,玉米儲存變得容易了,但是有些地區雨雪交加,給地趴糧帶來了很大風險,所以這部分糧源是比較著急出手的。
而當前的玉米市場,只要玉米有上量,那情緒的風就會猛刮。
而且據飼料企業反映,地趴糧的毒素確實不穩定,企業收購意愿不強,這就是實實在在的風險了。
第三,玉米要止跌需要等待契機。
什么契機呢?有3個:
一是情緒釋放后的理性回歸。
但凡情緒一上來,不太可能會被壓下去,它只能是自我消耗,消耗到一定程度時,也就熄火了。
比如俄烏沖突剛爆發的時候,市場情緒直接沖上了高點,什么都壓不住,但隨著沖突常態化,情緒也就逐漸回落了。
玉米也是這樣,只有這波情緒釋放完以后,才能理清思緒。
二是官方釋放新信號。
接下來官方會不會再有什么動作,不得而知,但至少希望別再出這種調低價格的消息了,玉米市場比想象中要脆弱,可能真不一定扛得住。
三是需求上漲。
之前說過,臨近年底,企業要備庫,部分貿易商要建庫,這兩個需求一拉漲,玉米有望借勢止跌。
而且當隨著不易保存的潮糧走得差不多了以后,干糧要漸漸發力了,這時候大概率能扭轉玉米的局勢。
一周熱點
- 2023-11-302023年10月份全國生豬產品數據
- 2023-11-29飼用需求逐步減弱 預計豆粕將震蕩下跌
- 2023-11-29豬價持續探底的原因在哪?
- 2023-11-28如何改善產蛋后期的蛋殼質量
- 2023-11-28業內:豬價春節前仍有小幅回升可能,2024年全年均價或高于2023年
- 2023-11-27全球小麥市場一周展望:美國小麥狀況改善,中國積極進口優質小麥
- 2023-11-27國家將啟動年內第三批收儲,對豬價有何影響?
- 2023-11-25青鳥論壇-第四屆飼料行業新產品新技術研討發布會暨第二屆北方飼料企業技術總監座談會的通知(第二輪)
- 2023-11-24供需雙弱 玉米價格上行乏力
- 2023-11-24豬企大面積虧損,養殖戶還在“守株待兔”等賺錢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