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山東華北玉米是悲情一片。
以前的行情還是“上躥下跳”,漲漲跌跌來回輪換,而現在呢,直接連躥都不躥了,只剩下往下跳了,你說愁人不愁人。
而往下跳的原因也很直接,就是連續幾天山東深加工企業門前的到貨車輛都持續在1200輛以上。
這在以前確實是不多見的,因為雖然說山東的上量一直是增增減減,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沖高以后會馬上的回落,跌得猛了抗價情緒自然就起來了。
但這次這個量沖上去以后明顯落不下來了,一直持續處于高位,價格自然也就跌跌不休,從一天一跌再次演變到一天數跌。
這就令市場有點想不通了,因為在之前賣壓高企的時候,山東華北也不過是漲跌互現,也沒有出現跌得停不下來的時候啊,為啥現在賣壓比之前降了許多,余糧不斷減少,反而就破罐破摔了呢?
其實,山東華北的跌跌不休并非是無跡可循。
首先,供應壓力確實大。
眾所周知,去年玉米豐產增收,而山東、華北則是主要的增產地區,但是玉米的質量卻參差不齊,這就導致無論是持糧主體還是貿易主體都比較謹慎。
持糧主體不甘心降價賣糧,但貿易主體卻也在觀望市場,市場又缺乏其他動力推動,于是就這么僵持著,這也是今年山東華北的售糧進度明顯偏慢的原因之一。
其次,玉米流通不暢。
俗話說玉米上漲看山東,結果山東玉米不僅沒能漲起來,反而越來越跌成了全國玉米的低洼地。
尤其是隨著山東玉米的不斷下跌,以及東北玉米的頻頻上漲,已經有部分山東玉米已經與東北玉米價格持平了。
也就是說,如果再加上運費,那東北玉米入關就是一個倒賠的狀態,所以這使得東北糧入關更加渺茫,而山東呢,沒給你來個喝斷橋梁水倒流就已經燒高香了。
而從全國范圍來看,玉米的流動性都很差。
一方面是庫存進口玉米正從全國各地入市,基本就限制了東北以及河南等產區玉米的外運。
另一方面,新疆玉米的庫存龐大,也基本把四川等這些個玉米調入大省的需求給堵死了。
再加上飼料需求本身就不強,而又有進口谷物等替代,所以當前玉米的需求就是弱上加弱的一個局面。
第三,情緒也不給力。
情緒是把雙刃劍,在市場的呼喊聲中,東北玉米沒能漲起來,但是山東玉米卻真的被喊跌了。
為啥呢?
當前山東玉米進入到了售糧的尾聲,但也正是市場博弈最大的時候,買賣雙方都想抓住這最后的機會。
但這個時候,一旦一方情緒占了主導,那形勢很快勢如破竹。由于對后續市場信心明顯不足,持糧主體的出貨意愿增加,于是玉米上量不斷在高位徘徊,壓價也就更是信手拈來。
怎么辦呢?
也確實沒啥好辦法。
現在的玉米市場很被動,壓制也比較多,也確實是沒轍,屬于掉在了漿糊缸里——動彈不得的狀態。
所以,只能等待利空出盡,到供給下降、前期庫糧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玉米市場才會重新洗牌,才能迎來反彈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