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播放器av少妇影院-欧美xxxxbbbb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www.jhygf.com

中國飼料工業信息網logo

1-2月我國糧食進出口數據看點


來源:    作者:    時間: 2024-04-07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41、2月我國分別進口糧食1474萬噸1204萬噸,分別同比增加14.8%0.1%1-2月累計進口2678萬噸,同比增7.7%;進口總金額8,281,041萬元,同比減12.6%,大部分品種進口價格下降明顯。按品種分,1-2稻米進口量繼續同比大幅下滑,小麥持續減少,大豆延續去年年末跌勢;玉米1月大增2月下跌,累計增加;大麥、高粱進口量同比成倍增長。

具體地,1玉米進口359萬噸,同比增60.1%;當月進口單價2068/噸,較去年12月下跌103/噸,同比跌17.99%2月進口260萬噸,同比跌15.7%,單價1967/噸,環比繼續下跌101/噸,同比跌21.88%1月增2月跌之下,剔除春節的影響,1-2月累計進口619萬噸,同比增16.2%,平均單價2026/噸,同比跌19.6%。由于進口玉米價格呈現明顯的下行態勢,盡管國內玉米價格整體也回落,但比價優勢仍存,支撐進口需求。1-2月我國飼料產量4437萬噸,同比下降3.6%。飼料企業生產的配合飼料中玉米用量占比為41.1%,同比下降1.5,但隨著當前養豬利潤的好轉,后期對玉米的需求有拉動空間。

從進口來源看,1-2自巴西進口玉米410萬噸,同比增加177.6%。2023巴西取代美國,成為我國最大的玉米供應國,今年初的占比也達到66.2%,較去年全年比例提升近20%個百分點。1-2月自美國進口76.76萬噸,同比減少67.4%,占比僅12.4%,比去年全年還要降低14個百分點,而去年全年占比26%,2022年是70%,美玉米在中國的份額大幅收縮。1-2月自烏克蘭進口114.1萬噸,同比略減3%。我國自烏克蘭進口玉米的數量反而是較為穩定的,2023年累計自烏克蘭進口552萬噸,同比增4.9%,占同期我國玉米進口量的20.3%,僅比俄烏戰爭爆發的2022年下降5.2個百分點。自進入2023年四季度之后,隨著烏克蘭谷物出口通道的恢復,我國買家更加青睞于烏克蘭的廉價玉米,并重新加大了對烏克蘭玉米的采購

根據市場信息,盡管1-2月我國自巴西進口玉米的節奏仍然較快,但3月份開始已經大幅減少,主要因為增加了烏克蘭廉價玉米的進口。來自巴西外貿秘書處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3月迄今,巴西玉米出口量為24.6萬噸。作為對比,去年3月全月出口量為133.5萬噸。據悉,今年以來巴西玉米出口量同比大幅下滑與來自中國買家減少有關。從最新行業監測數據來看,3月迄今巴西玉米出口均價為275.3美元/噸,而烏克蘭玉米盡管在中國買家采購下出現上漲,但截至目前價格也僅在240美元左右,兩者價差依舊較大。可以預計,巴西仍將是2024年我國最主要的玉米進口來源國,但份額上有可能被烏克蘭占去一些,烏克蘭則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玉米第二大供應國。

1大麥進口157萬噸,同比增216.2%;當月進口單價2010/噸,同比跌30%;2月進口114萬噸,同比增146.7%;當月進口單價1989/噸,同比跌28.9%。1-2累計進口271萬噸,同比增182.6%,平均單價2001/噸,同比跌29.5%2023年大麥進口量超過1100萬噸,僅次于2021年的創紀錄水平,主要原因是存在比價優勢今年1-2月進口延續迅猛勢頭,由于價格進一步下跌,且跌幅近30%,刺激進口量同比增長接近2倍。

進口來源看,1-2月自澳大利亞進口159.96萬噸,其去年10重返中國市場,此前進口量為0自澳大利亞的進口占比達到59%,這也是1-2月我國大麥進口大增的主要來源,其他國家的份額則有增有減。1-2自烏克蘭進口10.45萬噸,同比大增877%自哈薩克斯坦進口16.47萬噸,同比增169.6%。自俄羅斯進口18.1萬噸,同比增1240.7%。而1-2自阿根廷進口2.2萬噸,同比減少83%自加拿大進口38.2萬噸,同比43.3%;自法國進口25.56萬噸,同比4.2%。國內大麥進口數量在近些年上了一個新臺階,近三年平均進口量接近1000萬噸。口來源相對其他品種更加多元化,主要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烏克蘭阿根廷等,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近年的份額也在增加。

1高粱進口55萬噸,同比增167.6%,當月單價2272/噸,同比跌10.19%2月進口106萬噸,同比增774.2%,當月單價2259/噸,同比跌7.69%1-2累計進口161萬噸,同比增393.6%,平均單價2264/噸,同比跌6.59%。連續下跌9個月后,去年10月份我國高粱單月進口開始回升,隨著進口高粱價格的不斷回落,替代空間出現。從進口來源看,1-2月自美國進口146.55萬噸,同比大增11倍,占比達到91%2023自美國進口250萬噸,同比大幅減少60.5%,主要因為2022年美高粱遭遇減產,可供出口量大降的同時價格漲勢明顯。而隨著2023/24年度產量回升,可供出口量和價格重拾競爭力。1-2自澳大利亞進口6萬噸,同比減少25%自阿根廷累計進口8.5萬噸,同比減30.3%。

綜合來看,1-2粗糧總計進口1051萬噸,同比大增66.3%。與粗糧進口量創紀錄的2021年同期相比,也大增近40%。今年前2個月如此快節奏、大規模的進口,疊加飼料產量同比回落,致使粗糧市場供需進一步偏寬松,相關品種的價格也疲軟難振。西南期貨信息,3月將有61.9萬噸進口玉米到達港口,其中美國玉米35.7萬噸,巴西玉米16.7萬噸,烏克蘭玉米9.5萬噸,還有41.2萬噸美國高粱、40.5萬噸大麥也將陸續到港。大量進口谷物預期到港,飼料企業詢采積極性不高,需求難以明顯放量。

1小麥進口69萬噸,同比減54.2%,當月進口單價2223/噸,同比跌19.21%;2月進口182萬噸,同比增19.2%,當月進口單價2294/噸,同比跌13.59%。1-2月累計進口250萬噸,同比跌17.1%,平均單價2284/噸,同比跌15.5%去年10開始,隨著國內麥價的回落,單月進口量也連續多月同比開始大幅回落,1-2月總體也延續跌勢。據企業普遍反映,去年1-2月多為2022因俄烏戰爭而延遲到港的小麥,剔除這個因素,今年前2個月的進口量并不低。

從進口來源看,1-2月份自澳大利亞進口96.38萬噸,同比減62%占比38.6%。澳大利亞已經連續兩年成為我國小麥進口的最大的來源國,去年全年份額占比約60%,今年1-2月占比較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1-2月自美進口33.5萬噸,同比增148%。2021年以來,我國自美進口小麥數量大減,2023年有所恢復,但仍占比較低,今年1-2月進一步恢復,份額占比提升至13.4%2022年美國和加拿大小麥產量明顯減少,可供出口量也下降,加上在全球糧價大幅上漲的因素,北美小麥進口性價比低,不過,2023年自加拿大進口恢復較多。全年進口254.8萬噸,同比增42.3%,已經收復2022年的減幅有余。20241-2月進一步延續增長態勢,累計進口63.6萬噸,同比22.6%。1-2月自法國進口44萬噸,同比減43%。去年7月至今年1,幾乎沒有自法國進口,2月才恢復。1-2月自哈薩克斯坦進口6.6萬噸,同比增378%,延續去年大幅增長的態勢

近期進口小麥呈現國際行情低位回升,國內持續疲軟的分化走勢。一方面,芝加哥小麥期貨近日上漲,交易價格接近三周高點,原因是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黑海港口遭受襲擊,市場擔憂黑海地區小麥供應問題。同時,市場預計4月份的美國農業部播種意向報告將下調小麥面積預測值。另一方面,國內進口麥總體需求平淡,價格維持弱勢運行。盡管近兩周CBOT小麥價格回升,但年初至3月中旬,已經累計下跌13%。自春節假期結束以來,中國對澳大利亞小麥的需求相對緩慢,對華出口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小麥船期已從第一季度推遲到第二和第三季度,此前中國還取消了50.4萬噸美國軟紅冬小麥合同。據了解,當前市場需求疲軟,面粉企業已經消化不了更多的進口小麥,加上對進口麥后市仍有下跌空間的判斷,導致訂單被取消。而這將導致未來2個月的到港量下跌。隨著國內麥價在增儲等因素的支撐下止跌企穩,疊加后市進口價格回升和到港量減少的預期,行情有望得到提振。

1大豆進口792萬噸,同比減1.2%,當月進口單價4092/噸,同比跌12.9%;2進口512萬噸,同比減-18.5%,當月進口單價3994/噸,同比跌13.71%。1-2月累計進口1304萬噸,同比跌8.8%,平均單價4054/噸,同比跌12.76%前2個月我國大豆進口數量為近五年同期最低,市場分析,或因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將能繁母豬保有量目標由4100萬頭減少至3900萬頭,預計政策調整導致飼料用大豆需求減少。全球供應充足,中國需求下降,導致國際大豆價格走低。糧農組織2月全球植物油價格指數環比下跌1.3%,同比下跌11.0%,主要原因是南美大豆產量增加預期及全球油類供應充足導致植物油價格下跌。昨天USDA會發布種植意向報告。本次報告顯示預測2024年美國大豆種植面積為8651萬英畝,同比增長3.48%,增幅雖然低于美國農業部2月份年度展望會議上的預測值,但整體上符合市場預期,全球大豆供應格局維持寬松。

從進口來源看,巴西仍為1-2我國大豆最大供應國,1-2累計自巴西進口696.38萬噸,同比激增210.81%,份額占比53.4%,同比提高37.87個百分點。1-2累計自美國進口495.73萬噸,同比57.21%。份額占比38%,同比下降30個百分點。據市場信息,往年1-2月,因處于巴西新季大豆收獲早期,國內進口大豆基本以美國供應主導,但去年巴西大豆供應量龐大、具有吸引力的價格使得中國買家加大了采購力度。因此今年1-2月,原本是美國主導的季節里,巴西的占比都大幅升高至超過50%,而美國則明顯減少至不足4成,這么看來,全年自美進口大豆的比例仍將繼續下降。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數據顯示,巴西3月份大豆出口量估計為1401.4萬噸,高于前期預估的1371萬噸,也高于2月份的953萬噸,創下去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月度出口量。據Mysteel統計,2024年以來,巴西大豆升貼水價格遠低于美國大豆升貼水價格,故預期3月我國進口巴西大豆量或高于往年同期。相較于低廉的巴西大豆,持續高位震蕩的美國大豆價格拖累了今年我國自美國的進口量。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43月開始至今,美國自中國的大豆出口檢疫運輸量243.72萬噸。預期3月我國進口美國大豆量或繼續低于去年同期。

1-2自阿根廷進口21.29萬噸,同比減84.43%。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據農業國務秘書辦公室的最新數據(截至313日)顯示,農民將大豆賣給工業或出口商的數量為950萬噸,占預計收成的19%5000萬噸)。但只有2%的商品(120萬噸)已確定價格。除去受嚴重干旱影響的上一收成季(2022/23年),農民的銷售量已達到了過去10年的最低水平。在阿根廷政治和經濟的不確定性中,農民們在銷售他們的商品時變得更加謹慎,尤其是大豆和玉米。

1稻米進口14萬噸,同比減43.1%,當月進口單價4651/噸,同比漲36.63%2月進口8萬噸,同比減78.6%,當月進口單價3797/噸,同比漲12.16%1-2月累計進口22萬噸,同比減63.8%,平均單價4340/噸,同比漲27.93%1-2國際大米繼續保持高位,進口量銳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進口單價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回落至4000/噸以下,這也與近期國際大米價格高位回落的態勢一致2月份聯合國糧農組織大米價格指數平均下跌2%,但印度除外,原因是印度國內和非洲需求強勁,蒸谷米價格保持堅挺。泰國和越南下降最為顯著,部分原因是出口商之間的激烈競爭。下降的原因還在于進口需求減少,因為進口商預計隨著亞洲新冬春收獲的到來,進口需求將出現新的下降。在印度,盡管對大米出口征收20% 的關稅,但價格仍然具有競爭力,并且沒有明確的期限。不過,到了3月中旬,印度蒸谷米也開始回落,因買家在其他地方尋找更便宜的供應。孟買一家全球貿易公司的交易員稱,非洲買家對目前的價格水平猶豫不決,正在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四位行業官員表示,印度貿易商幾乎沒有簽訂蒸米出口合同,因海關官員改變了20%出口關稅的計算方法,導致了更高的稅率。四月底和五月初舉行的印度大選過后,非巴斯馬蒂大米出口禁令會否被取消,成為國際大米后市走勢的關鍵。

從進口來源看1-2月自越南進口2.02萬噸,同比大減83%。自柬埔寨進口1.45萬噸,同比減46%。自緬甸進口8.32萬噸,同比減58.97%。自泰國進口8.78萬噸,同比減9.5%。自巴基斯坦進口1.71萬噸,同比減68.5%。自印度進口0.0067萬噸,去年同期為9.24萬噸,20236月開始已無印度碎米進口,進口品種均為零星的精米。

從進口類別看,1-2進口碎米9.3萬噸,同比減58.59%,占大米同期進口總量的42.2%精米、糙米進口12.5萬噸,同比減67.4%,占大米進口總量的57.8%。

1-2出口糧食31萬噸,同比10.9%。其中,1-2稻米出口18萬噸,同比14.2%。平均出口單價4205/噸,同比跌7.55%(來源:海關總署,作者:鄭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