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真是不禁念叨,前兩天剛說完黑龍江的上漲大概率挺不住,結果轉眼就跌了。
剛說完吉林的下跌黑龍江也拉不住,果然吉林還在下跌,并且就像之前的黑龍江的下跌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甚至也已經開始跌破2000元/噸的大關了。
一時間,東北玉米再次陷入了危險境地。
咱們之前分析過,東北玉米想要上漲并不容易,因為各種時機并不符合。
首先就是大家都關注黑龍江玉米的上漲。
但我們之前分析過,黑龍江玉米上漲一方面是收儲提振的緣故,而另一方面也是前期跌猛了,政策釋放信號以后行情開始回調。
但由于地勢偏遠,外運條件較差,所以很難形成向外的突破。
所以基本上也是近地消化,但深加工對玉米的態度是十分明了的,即試探性漲價是假,鐵了心壓價是真。
所以,單憑著深加工單方面的提價,玉米很難有持續性的行情。
其次,吉林玉米供應龐大,想要上漲并不容易。
這個我們之前也分析過,一方面是今年玉米大跌以后,基層存糧意愿大大降低,所以基本就是能賣就賣;
另一方面,當前天氣冷暖反復交替,不僅不利于玉米存放,而且還加劇了大水分玉米霉變的風險,這也導致基層賣糧意愿增加。
第三是玉米的質量問題。
可能有很多朋友已經發現了,今年新糧水分偏大,尤其是一些東北玉米運到南方后,出現了不少質量問題,于是使得市場對于新糧開始收緊需求,轉而對陳玉米開始抱有希望。
于是,新糧的行情就這么撐不住了。
但為什么說機會也快來了呢?
因為相比上漲來說,當前下跌對東北玉米更有利。
雖然大家都厭惡下跌,但是這時候下跌說實話要好過于上漲。
因為今年大家對東北玉米期待不一,但總體還是一個字——弱,且就說減產這件事,即便是減產,量級也不會太大。
所以東北的供應壓力是一直存在的。
而如果前期大家都捂著不賣,賣壓就會后移,反而會增加后續玉米的壓力。
所以,玉米的賣壓早釋放早好,玉米流通得越早,后續的行情也就越走得開。
再加上當前天氣不穩定,不利于玉米存儲,潮糧不易保存,也擾亂著市場。
但還是那句話,前期玉米跑得越多,后期的壓力也就相對越小,再加上進口玉米以及替代等都在下降,玉米的需求正在慢慢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