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玉米主力合約期價刷新高點,期價再度回到2300~2350元/噸這個平臺。期價上行的支撐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市場供應有所收緊,流通糧源季節性下滑,進口同比明顯下降;二是下游剛性消費支撐明顯,飼料產量及存欄量同比略增,其他谷物替代同比下降。
季節性供應收緊的邏輯持續兌現,期價呈現重心上移走勢。近期中美經貿會談結果超預期,增加了后期進口美國谷物的可能性,打亂了玉米市場原有邏輯,期價高位有所回落。后期來看,中美貿易不確定性以及新麥上市,使得替代端擾動有所增加,不過舊季供應收緊的邏輯仍在。新季玉米進入天氣敏感期,期價仍然維持重心上移預期。
外盤玉米價格面臨壓力
從全球玉米市場來看,當前是南半球的收獲季,也是北半球的播種期。南半球收獲有序推進,巴西一季玉米收獲近尾聲,阿根廷玉米收獲近半,產量預期偏于樂觀。CONAB上調巴西玉米產量預估,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維持阿根廷產量預估,南美上市壓力逐步兌現。
北半球播種推進良好,美國玉米播種進度已經超過60%,快于去年同期及五年均值。其他國家未見明顯異常,新季初期表現好于預期,施壓價格預期。美玉米播種進度較快,增加其種植面積同比增長兌現的概率,USDA5月報告對于2025/2026年度美國玉米維持累庫預期,寬松預期壓制價格,短期外盤價格或繼續承壓。
玉米市場流通糧源收緊
從舊作來看,玉米市場流通糧源收緊。農戶余糧見底,截至5月中旬,基層農戶存糧基本已經售罄。同時,今年價格分歧較大,市場看漲預期較強,貿易商出貨節奏預期偏慢,至少當前集中出貨壓力不大。因此目前來看,舊季供應收緊的邏輯有效。
從新季來看,春玉米播種過七成,播種面積未見明顯增幅。東北地區、華北西部和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新疆北部春玉米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期,西南地區東部處于三葉至拔節期,廣西處于拔節期、局部進入抽雄吐絲期。新季播種開始,意味著天氣影響拉開帷幕,天氣不確定性支撐增加。
玉米剛性消費支撐仍在
今年飼料產量及養殖存欄均呈同比略增態勢,反映出玉米的飼用消費基礎穩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3月,全國工業飼料產量7052萬噸,同比增長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1731萬頭,同比增加881萬頭,增長2.2%;全國家禽存欄61.1億只,同比增長0.1%。
另外,生豬產能監測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上升,疊加養殖利潤略有好轉,支撐未來消費預期穩定。不過深加工利潤持續收縮,企業玉米消費量同比下滑,收斂飼用端的支撐,深加工企業消費量下滑幅度有限,其最終影響也較為有限。
(全文刊登于2025年5月17日糧油市場報A03版)?